龙门山中段彭灌断裂带汶川MS80地震同震破裂断层识别及-地质科学.PDF

龙门山中段彭灌断裂带汶川MS80地震同震破裂断层识别及-地质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 质 科 学   2011年7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46(3):607—619 龙门山中段彭灌断裂带汶川M 80地震 S 同震破裂断层识别及其浅、表构造特征 1 1 2 鲁人齐  何登发  JohnSuppe 1 1 1 孟 征  高金尉  贺鸿冰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2.台湾大学地球科学系 台北 13-318) 摘 要 2008年汶川M 80地震在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断裂带产生的地表破裂,是该地震产生 S 的第二大地表破裂带。综合应用地质、钻井以及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利用横贯前山带的多条 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对彭灌断裂带产生同震破裂的断层进行准确识别和解释。研究表明,龙 门山中段的彭灌断裂带是一套由3条主要断层和次级广泛发育的断裂组合构成,浅层表现为 叠瓦构造样式,断裂之间发育小型双重构造。汶川M 80地震在彭灌断裂带产生的地表破裂 S 是由该断裂带前缘 号主断层活动产生的。彭灌断裂整体看上陡下缓,为轴面多次转折形成 ③ 断坪—断坡式组合样式。分析认为彭灌断裂初步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晚侏罗世之后大规模 逆冲推覆,新生代继续活动,是多期次继承性断层。根据浅表地质主要断裂构造以及同震地 表破裂特征,龙门山中段彭灌断裂带沿走向可分为白鹿和汉旺两个次级构造段。对龙门山中 段彭灌断裂带的浅、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可为进一步认识前山带主要断裂构造带提供一定 的依据和约束。 关键词 地震解释 轴面分析 地表破裂 同震破裂断层 彭灌断裂带 龙门山中段 中图分类号:P542,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11)03-607-13 1 引 言 2008年5月 12日汶川 M 8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上,在北川—映秀 S 断裂(BYF)和彭灌断裂(PGF)两条倾向北西的逆冲断裂带上产生大量地表破裂。其中 沿龙门山中段彭灌断裂带产生的灌县—安县地表破裂 (图1),是地震产生的第二大地表 破裂带,长度达 82km,为典型的纯逆断层型地表破裂(董树文等,2008;马寅生等, 2008;徐锡伟等,2008;张军龙等,2009)。 彭灌断裂带属于龙门山冲断带中段与四川盆地交界的过渡带,是研究龙门山隆升机 制和盆—山耦合重要的场所。通常的研究习惯将彭灌断裂带看作单一的前山断裂,但野 : 外考察和区域 150000地质填图都清楚表明,彭灌断裂带断层十分发育,是由众多断层 组成的复杂断裂带(马永旺等,1994;林茂炳等,1995)。断层在地表出露具有分段、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2023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资助。  鲁人齐,男,1982年2月生,博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学专业。Email:lurenqi@163.com 2011-03-18收稿,2011-04-18改回。 608 地 质 科 学 2011年 图1 龙门山冲断带中段地质简图① 1.震旦系,2.寒武系,3.志留系,4.泥盆系,5.石炭系,6.二叠系,7.三叠系,8.侏罗系,9.白垩系,10.新生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