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封禁政策和东北边疆的丧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 高强 (中山大学历史系广东广州510275) 英文标题: 摘要:从清初开始,清廷开始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族移民移居东北地区,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限制尤为严厉。由此导致当地人口稀少,社会发展止步不前。这一政策的恶果在咸丰年间终于暴露出来。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人口稀少,遂采用先实施武装移民,造成占领的既成事实,然后逼签不平等条约,从法律上确定其侵占行为合法,侵吞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因此,清廷的封禁政策是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 关键字:东北地区,移民垦殖,封禁政策 一、清廷对东北地区的封禁 从总体而言,直到咸丰年间,清廷在汉人移居东北地区这一问题上的政策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即加以严格限制,并为此制订种种相应措施。 顺治年间,清廷定鼎中原,东北地区“土著之民,从龙入关,移徙一空。”[1](p.2)导致那里人烟稀少、土地荒废。清廷于顺治十年(1653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奖励内地人民出关垦殖,这本是一个良好的趋势,但“后来昏銭的清廷,见汉人日多,以为东北是其发祥地,不应使汉人移入;故于康熙时乃取封禁政策”[2](p.16)。所谓柳条边这一禁止汉人移居东北地区的标志就是在此时出现的。同治六年(1867年),恭亲王奕讠斤等上奏朝廷,处理奉天汉人何名庆“私越开垦”的问题,内称:“臣等详查旧制,于国朝发祥之盛京附近一带,特留数千里之沃壤荒山,沿边设门,定制森严。其中深谋远虑,诚有不可殚述者”[3](p.4)。奕讠斤等人的奏折耐人寻味,它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清廷禁止向关外移民的政策由来已久,且此种政策是经过“深谋远虑”而制定的。第二,咸丰年间清廷丧失东北地区大片领土之后,虽迫于形势逐渐松动封禁政策,但因此种政策由来已久,其影响非常深远,因此直至同治年间还有人对此津津乐道。 清廷封禁政策的苗头既已出现,到乾隆朝,由于承平日久、经济繁荣,人口迅速膨胀,关内可耕地已不能满足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移居关外垦殖和经商。乾隆帝为此于四十一年(1776年)发布上谕,强调封禁政策:“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但承平日久,盛京地方与山东、直隶接壤,流民渐集,若一旦驱逐,必致各失生计,是以设立州县管理。至吉林原不与汉地相连,不便令民居住。”[4](p.548)可见,尽管当时汉人移民东北是出于客观需要,乾隆帝也承认“承平日久”,人口增长与耕地相对缩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还是非常顽固地坚持封禁政策。而且,此道上谕反映了乾隆帝的这样一个心理:“盛京似已沦亡,必须尽一切努力,从汉人恶劣影响下拯救吉林乃至黑龙江。”[5](p.267)嘉庆、道光二帝谨遵祖训、墨守成规,他们禁止汉人移民关外的政策和乾隆帝一脉相承。嘉庆八年,嘉庆帝谕令内阁,“山海关外系东三省地方,为满洲根本重地,原不准民人杂处其间,私垦地亩,致碍旗人生计,例禁有年”。因此要求地方官员“饬禁民人携眷出口。该民人等当各在本籍安业谋生,不得轻去其乡”[4](p.557)。道光帝对限制汉人出关之事颇为重视,屡下谕旨严申禁令。道光六年(1826年),曾申斥吉林将军富俊等人“听流民潜往,漫无觉察。”责令今后应“常川稽查,不准再来潜往”[6](p.42)。道光末期,沙俄再次“屯兵殖民于黑龙江北岸”[7](p.8)。又将贪婪的目光注视地广人稀的中国东北边疆。道光帝对此茫然不知,仍然一如既往地执行封禁政策。二十七年(1847年),谕令吉林将军经额布就封禁尔山等处荒地勘定之事议立稽查章程,要求经额布于年终“查明有无私垦,据实具奏”,并“务须谆切晓谕各员认真稽查,实力奉行,不得视为具文,日久生懈。”[8](p.7)。咸丰帝本为无能之君,在沙俄侵吞中国东北边疆的步伐越来越快之时,还在发布上谕,认为“吉林为根本重地,向不准无业流民私往潜住”,谕令“山海关副都统、盛京将军等严饬所属,按照旧例于要隘地方,往来行旅认真稽查,概不准无票流民私往潜住。毋任困循积久,致滋弊端”[6](p.56)。此谕发布于咸丰二年(1852年),离丧失东北边疆仅数年之隔,清廷长时期所奉行的封禁政策的恶果很快就要暴露出来了。 二、清廷封禁东北地区的原因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