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肛门周围皮肤病.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肛 门 直 肠 疾 病 第十七章 肛门周围皮肤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外科学科 吴存亮 【鉴别诊断】 慢性肛门湿疹常需与神经皮炎相鉴别:神经性皮炎的皮损是典型苔藓样变,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 湿疹和肛门瘙痒症相鉴别: 前者则以肛门皲裂肥厚为主,可见苔藓样变和辐射状皲裂,多数无渗出,仅见干性抓痕及血痂。 一、治疗原则 肛门湿疹的治疗,应当是根据致病的不同原因和局部改变,进行合理的整体治疗和对证处理,尽可能寻找致病的原因,改善可诱发湿疹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治疗可引起肛门湿疹的肛门疾病。 治疗 二、辨证施治 1、湿毒浸淫(相当于急性湿疹): 主证:肛门处糜烂面鲜红,湿润,有淡黄色清亮之脂水渗液,流至它处可发生新疱疹,干燥后形成褐黄色脓痂,一般无全身症状,有时可见发热、恶寒等症状。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宜:祛湿解毒 方剂:除湿解毒汤加减 2、脾湿内蕴(相当于亚急性湿疹): 主证:糜烂面色淡或微红,湿润,渗液较稀,浸淫成片,干燥后,可结成痂皮,兼有胃脘不适,纳呆,面色萎黄或可浮肿,便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缓。 治宜:健脾除湿 方剂:除湿胃苓汤加减 3、阴伤湿恋(相当于慢性湿疹): 主证:糜烂面色白或暗红,渗水不多而持续较长,痂皮反复出现,皮肤干燥或有脱屑,口干渴而不思饮。舌质红而少津,苔净或根部稍腻,脉细滑。 治宜:淡渗利湿,养血祛风。 方药:元参、黄芩、云苓、藿香、当归、荆芥、黄柏、虫蜕、防风、白鲜皮、白蒺藜。 三、外用药 ①外洗法: 清热止痒,收敛干燥中药水煎,放温后外洗。 ②外敷药: 清热止痒,收敛干燥中药共为细粉,油调涂患处。 急性期用 5%硼酸溶液或5%醋酸铝溶液湿敷。 慢性期用 10%硫磺软膏或1%水杨酸软膏或5%煤焦油软膏或10%可的松软膏。 四、针灸治疗 主穴选用大椎、曲池、足三里、长强、提肛等。配穴选三阴交、合谷、风池等,每日或间日针灸1次。有止痒消炎作用。 五、全身治疗 应根据情况采用消炎、止痒,还可口服盐酸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息斯敏或其他抗组织胺药。 【预防】 除去各种可疑病因,避免致敏物的再刺激,局部忌用热水和肥皂擦洗,避免搔抓、摩擦。不吃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肛瘘、肛裂、肠寄生虫及胃肠道疾病。 第三节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是皮肤内大汗腺的慢性炎症,感染化脓反复发作形成慢性蜂窝组织炎,在肛门会阴及臀部皮下,造成范围较广的复杂性窦道瘘。多发生于出汗较多或身体肥胖的人,以20~40岁多见。 【病因】 当腺管感染或堵塞时,可引起化脓性汗腺炎。一般感染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但多数为混合经毛囊和汗腺感染。如多数腺体有亚急感染,可生成脓肿,自然溃破或切开,可形成很多窦道及瘘管,窦道也可沿汗腺之间导管和淋巴管向会阴、臀部蔓延,形成浓肿或蜂窝组织炎,反复感染会造成慢性化脓性汗腺炎,形成复杂性窦道。 【症状】 初起肛门周围皮肤表现,可见小硬结,发红、肿胀、化脓。多自然溃破,流出糊状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有的数周后即可消散。但炎症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由于慢性炎症反复刺激,病变部位变硬肥厚、色褐,一部分形成瘢痕,一部分形成窦道和瘘管。 【诊断】 凡长期反复发作,逐渐广泛蔓延的病变,形成许多浅表性皮下瘘管,窦和小脓肿,瘘管与肛管无明显联系,肛管直肠无明显病变,无肛瘘内口,应考虑为化脓性汗腺炎。同时检查有无结核性糖尿病,并应与复杂性肛瘘和畸胎瘤相鉴别。 * * 第一节 肛门瘙痒症 肛门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肛门周围皮肤病,多为阵发性,一般仅限于肛门周围,但有时可蔓延至会阴部或阴囊周围,一般无原发损害,可有继发损害,如结痂、渗出、肛门浸渍,辐射状皲裂等。祖国医学称本病为“风痒”、“胊痒”。后世医家称肛门痒。 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学】 一、 外感风邪或风施挟热: 留滞于荣卫之间,腠理皮肤之中,结而不散,久则出现发痒出疹,而成瘙痒之症。 二、 血虚生风: 皮肤腠理需气血荣养,血旺则光滑润泽,血虚不能充养皮肤腠理,生风生燥则发痒。所以前人有:“血虚则生风,风聚则发痒”之说。 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学】 三、 蛲虫: 《诸病源侯论》中有:“蛲虫者,小虫之一,形甚细小,并因脏腑虚弱而发,或者可成……癣也”。这里所说的“癣”者,即肛门皮肤瘙痒也。另外,蛔虫、钩虫、血吸虫等均可引起本病。 四、肛门疾病: 如肛瘘、肛裂、内痔、直肠炎、直肠脱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