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自 2004 年石墨烯被发现后,其以独特、优良的电子性质以及在纳电子器件 方面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石墨烯基微纳器件的设计、加工和 利用都须将石墨烯转置于合适的衬底上。衬底对于石墨烯的形貌结构、电子特性、 输运性质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晶体硅(Si)等半导体衬底 材料上直接生长石墨烯并制作成量子器件将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一条很好的途 径。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各种半导体基底材料,特别是 Si、SiO2 等基底的晶体 结构对石墨烯生长及其形貌的影响,对于理解和掌握衬底上石墨烯形貌调控的方 法,进一步促进基于石墨烯的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本 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模拟退火技术从原子尺度分析研究了 Si 理想及重构表 面单原子层石墨烯的褶皱形貌及其演化特点,分析温度、应力、衬底原子结构对 石墨烯形貌的影响,主要获得了如下结论:
1、理想 Si(100)、Si(111)和 Si(211)晶体的三种不同原子表面的石墨 烯都展现出原子尺度的褶皱形貌。石墨烯与 Si 晶体表面原子的晶格失配是引起 石墨烯褶皱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Si 晶体表面石墨烯的褶皱形貌强烈的依赖 于退火温度。石墨烯的褶皱形貌还直接影响了其在 Si 晶体表面的吸附稳定性。 2、Si(111)7x7 重构表面的单原子层石墨烯展现出规则的周期性褶皱形貌。 褶皱周期为衬底单胞的晶格长度, 约为 26.98?,这种周期性褶皱行为明显不同于 悬浮状态下石墨烯呈现的随机性的波动行为,其形成机制可能来源于石墨烯与硅 重构面的晶格匹配。研究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石墨烯的形貌由规则的褶 皱形貌转变为随机的褶皱形貌。同时,通过拉伸、弯曲硅衬底,石墨烯呈现出不
同的褶皱形貌。
3、置于 Si(111)√3x√3、2x2、5x5、7x7 几种不同重构面上的单层石墨烯均展 现出原子尺度的褶皱形貌。通过粗糙度的比较,可以发现在室温条件下,置于 Si(111)5x5 重构面的石墨烯的褶皱行为最强烈,Si(111)2x2 重构表面的石墨烯的 褶皱行为最微弱。
关键词:石墨烯;硅重构表面;褶皱形貌;分子动力学模拟
I
Abstract
Since graphene has been found in 2004, it has pay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unique and outstanding electr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s on Nano-electronic devices for future. Graphene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suitable substrate in order to design and fabricate nano-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graphene. So, substrates will affect the morphology,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graphene. Recent results have showed that graphene can be directly grow on the silicon substrate in order to fabricate the quantum devices. It has provided a new approach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So,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orphology controlling of graphene on v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光通信系统偏振复用和偏振控制技术-物理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过渡金属单质及氧化物的合成调控和性能研究-无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 海上静力触探数据现场实时评价系统-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寒区岩土工程冻融灾害机理及预报模型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含高导石墨纤维的ZrB2基超高温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国外百张音乐海报视觉分析-平面艺术研究专业论文.docx
- 海南农业经济预警系统研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广告语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含细粒饱和砂土动态液化试验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管道消音减压阀减噪优化研究-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