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艺风:移位与介入—跨文化翻译中文学语言及文本的再创造
香港岭南大学 孙艺风
非常高兴有机会到这里来跟大家交流,昨天的发言我感觉到是提供了非常多的、大量丰富的、鲜活的文化理念,今天我这儿的发言例子比较少一点,一共只有两个例子,我待会儿用起来省着点用。
在正式发言之前,在谈到译者和原作者之间关系的时候,我认为是一个婚姻的关系。我们现在面对这么多的翻译现象的时候,我也想借用一下“婚姻”这个词,婚姻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同和异,很多情况下跟翻译有借鉴的关系。我们经常听到“你这样不行”,我不行我就改,我改还不行吗,我坚决的、彻底的、完全的改,这样就行了吧,你能够接受我了吧?问题在于,如果你已经把自己改得面目全非了以后,你自己的身份还有吗?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我这里谈到“移位”,这本身就牵扯到翻译术语的问题,至今在翻译方面很多关键性的词语方面,还没有比较满意的定论。所以我就把它翻译成“移位”,因为它基本的意思是因为移位之后产生的各种问题。“介入”也需要做一点小小的说明,这个介入是所谓的干预,当然我们知道英文在表达这个概念的时候,实际上有两个词,我们基本上是赋予它积极的意思。
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文学翻译,是现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之内的。文学翻译越来越体现出跨文化的交际性,交际对认识文化差异和纠正文化差异的边缘化具有重要作用。翻译中许多微妙的词语变化,源于根深蒂固的文化倾向性,文学翻译把文化阅读的两种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场合能有效地加强文化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必须指出,读者阅读时情感上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译者的态度,以及对情感的复制和操纵的功能。我们知道,很多意义的产生以及意义的变化和意义的接受,和情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而不是只是跟字面上的关系。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跨文化怡情会促使情况发生显著的变化,并且翻译会利用重构来消除文化陌生化和不必要的意义。然而,文化翻译是一种文化互动而不是简单的同化。翻译的延伸性和调节作用意味着跨文化翻译阐释的具体化,因为翻译一刻不停的离不开阐释。诚然,文化错位对文化翻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改写以介入为特征,其强大的颠覆力和改造力往往被低估。研究词语的意义如何产生?文学翻译把这些词语挪用到全新的不同样的和经过再创作的语境中,进行充满怡情作用的改写,并且通过保留文化交流中的各种语意,把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融合起来,使读者得以畅游于原文和经过再创作的文学环境中。
第一部分,文学文本的异位和换置,会给译者带来无数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译者必须运用策略。词语受到文化和政治的限制,增加了充分翻译或者适度翻译的难度,很多时候大家都担心我们是不是翻译得足够。翻译中词语的替代也现在显示了文化和语言移位的棘手。文化翻译要达到文学性,而不仅仅是语意内容。现在文学翻译的重心逐渐地从文本转移到文化问题,翻译中所产生的文化和语言异位而导致了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差异。同时,由于翻译牵扯到不同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换之和可读性又重新界定文学译作的阅读效果。文化异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启示在于,有机会重新描述原本,并进行改写,障碍是可以超越的,由于文化知识的贫乏,指的是相对而言,无知的目的读者会错误地认为翻译本身便真实地反映了原作,他们很少质疑翻译的真实性,尽管原意文本和目的文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他们会把低劣的译本误认为是糟糕的原作。
然而比较研究的主要特征,跨文化性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实际上我们的阅读很多情况是产生于文化性。因为不同的文化体系资源是截然不同的,产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这多种可能性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因为跨文化交际无疑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让人有意外的收获。
我们都知道,在转换以后,有时候会产生新的意义,文化语境经过移位后来重组进行再释意。虽然再造文化的过程仍然受到政治的控制和操纵,但按照跨文化或文化间交际的观点,翻译在文化移位的带动下会开拓出新的空间,创造出全新的意义。
我们还讲到翻译构建是在相似与差异的对立两级之间,缺少任何一级即不成翻译,我们还提到,一方面翻译具有模仿性,现在其实这么提的不多,但实际上大家还是有这个意识的,似乎要模仿,尽管知道是不可为的,但是还是要作出努力,把原文的一些特征,尤其是文化特质,能够在译文里有所体现。甚少有译者对原文的基本信息置之不理,还是要尽量去关注基本信息。另一方面,翻译可能完全不顾原文,进行必要的改写,以对付文化差异。
我们下面再谈到一点,跟所谓的模仿有关联的,翻译这个词变得越来越宽泛,但是译文仍然要跟原文保留一定的相似性。关于这一点,我稍微离开讲稿说一下,最近这些年,对所谓的对应的争议,至少在西方翻译界是越来越觉得这个词没什么意思,要把它抛弃。实际上我们现在讲到这一点,相似性的来之不易,原文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改变自己的语言,尽量模仿外国文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doc
- 电力变压器铁心剩磁测量方法研究综述-高压电器.PDF
- 生活功能暨居家服务需求评价量表.DOC
- 生涯发展教学心得分享-代数.DOC
- 电力拖动-阳泉煤矿高级技工学校.PDF
- 电动机的配电线路板制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PPT
- 电喷雾萃取电离源调节装置的研制-江西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试验室.PDF
- 电动车菁动超人.PDF
- 电子封装技术对封装材料的需求二-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分会.PPT
- 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15.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