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特色药膳技术指南(第一批)》发布道食养菜谱(全).docxVIP

《常用特色药膳技术指南(第一批)》发布道食养菜谱(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特色药膳技术指南(第一批)》发布17道食养菜谱 2015年11月,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编著的《常用特色药膳技术指南(第一批)》正式出台。17种贴近民众生活,适合常见病、多发病及大众人群药膳调理、食养的品种,权威公布。 吃什么?第一批药膳指南推荐的17个品种 1、板栗烧鸡块 功效:健脾补肾。 适用人群:适用于脾肾两虚人群食用,症见食欲不振、气短、乏力、腰酸、怕冷者。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忌人群:食滞胃肠、阴虚火旺者少服或慎服;大便溏泄者慎服;糖尿病患者忌服。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白豆蔻20g,枸杞子50g 食材:板栗300g,鸡一只(约1200g) 辅料:葱白9g,姜丝9g,淀粉15g 调味品:胡椒粉10g,盐少许(3~5g),绍酒15g,酱油少许(10g) 制作①将干净的鸡剔除粗骨,剁成长、宽约3cm的方块。板栗肉洗净滤干。葱切成斜段、姜切片备用。②油倒入锅中烧六成熟时,炸板栗上色,捞出备用。③锅中底油烧热后下葱、姜煸香,倒入鸡块炒干水气,烹绍酒,加入清水、盐、酱油,小火煨至八成熟后,再放入炸过的板栗肉、枸杞子、肉豆蔻,煨至鸡块软烂,调入胡椒粉炒匀,勾芡即可。④栗子易烂,不可过早放入锅中,以免影响菜品美观。 2、山药汤 功效:补虚益气,温中润肺。 适用人群: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炎属于脾气亏虚之人。症见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或有泄泻、时轻时重、时发时止,或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时候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者。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忌人群:有实邪者忌食。常表现为面红目赤,痰多气粗,脘腹痞满,痞块癥积,腹痛拒按,便秘溲赤等症。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山药480g,杏仁30g 食材:栗米750g 辅料:酥油50g 调味品:白糖25g 制作①山药洗净切片备用;栗米洗净,炒至干香,备用;杏仁浸泡1~2小时后,晾干,炒熟去皮尖,切碎,备用。②将栗米、杏仁、山药加清水,煮沸至稍稠,再加白糖和酥油调匀即可。 3、白胡椒炖猪肚 功效:温中暖胃,行气止痛。 适用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寒证,常表现为腹胀食少、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发凉、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怕冷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等症。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忌人群:胃火炽盛者慎用。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白胡椒粒10g 食材:猪肚500g 调味品:盐适量 制作将白胡椒粒在微火中煸炒至香味出,加水适量,再将猪肚切丝后放入砂锅内,文火炖1小时以上,至猪肚丝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4、神仙鸭 功效:健脾补虚。 适用人群:适用于脾胃气虚证,常表现为食少、乏力、腹泻、腹胀等症。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忌人群:风热外感,症见发热、微恶寒、咳嗽、咳黄痰、咽喉疼痛者不宜食。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人参3g,白果49枚,莲子49枚,大枣49枚 食材:鸭子750g 辅料:黄酒10g 调味品:酱油10g 制作①先在鸭皮上用竹签戳些小孔,再将黄酒和酱油调匀,涂在鸭子的表皮和腹内搓匀。②将大枣去核、白果去壳去心、莲子去皮去心后装在碗内,撒入人参粉调匀后填入鸭腹,再将鸭子上笼用武火蒸2.5~3小时,至鸭肉熟烂即成。 5、健脾益气粥 功效:健脾益气。 适用人群:适用于脾气亏虚证的各类人群,常表现为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每当饮食失当引发,舌苔薄白、脉细缓等症。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忌人群:面赤气粗、痰壅肿胀、腹痛拒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一系列以实邪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禁食;糖尿病患者禁食。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生黄芪10g,党参10g,茯苓6g,炒白术6g,薏苡仁10g 食材:大米200g,大枣20g 制作①将生黄芪、炒白术装入纱布包内,放入锅中,加3000ml清水浸泡40分钟备用;将党参、茯苓蒸软后切成颗粒状备用;将薏苡仁浸泡回软后,放入锅中煎30分钟备用。②大米、大枣放入浸泡药材包及薏苡仁煮后的锅中,大火煮开后改文火熬煮2小时,取出纱布包,加入党参、茯苓即可。 6、滋养胃阴粥 功效:滋养胃阴。 适用人群:适用于胃阴亏虚的各类人群,常表现为胃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如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忌人群:头身困重、口淡不渴、痰多质稠、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者禁食;糖尿病患者禁食。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太子参6g,石斛10g,麦冬6g,生地黄10g,陈皮3g,枸杞子20g 食材:大米200g 制作①太子参、麦冬、枸杞子洗净,水泡透备用。②将生地黄、石斛、陈皮装入纱布包内放入锅中,加入3000ml清水,浸泡40分钟。③大米、太子参、麦冬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改文火熬煮,在大米煮至七成熟时放入枸杞子,熬煮2小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