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第一讲 (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首 页 编号:1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 业 中医医疗 班 级 主讲教师 苏菲娜 计划时数 2学时 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技术职称 助教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绪 言 上篇 第一章经络总论(一) 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掌握针灸学的定义,明确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掌握此学科的重要意义. 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熟悉针灸的发展简史,特别是当代国内外学习应用和研究针灸的进展情况.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针灸的概念与特点 经络学说的定义 难点: 针灸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1.针灸学的定义 2.针灸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3.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4.当代国内外针灸发展概 况。5.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6.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方法 与 组织安排 课堂讲授为主, 收看针灸史录像. 讲授内容: 1针灸学的定义___5分钟 2针灸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与方法___5分钟 3针灸的起源与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___30分钟4 当代针灸国内外针灸发展概况___30分钟5.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5分钟6.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20分钟7.小结——3分钟8机动——2分钟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基本教材 和参考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问对》《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上海针灸》、《针灸临床杂志》 集体备课 教研室 审查意见 同意 板书要求: 具有下划线的标题;在黑板的左侧、保留 具有下划线的内容部分:择重点书写,写在黑板的中部、根据情况适当保留 绪 言 一 针灸的概念: 《素问·移经变气论》:“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治病的方法很多,不外乎内治与外治。针灸就是外治法的一种。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与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止疾病的目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灸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针灸疗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为人类的健康起了重大的作用。 二 针灸的特点 《针灸大成》“夫治病之法,有针灸有药铒,然药铒或出于幽远之方,有时缺少,……惟精于针,可随身带用,以备缓急。” 针灸具有验、便、廉的特点 验:效验也,针灸适应症广,疗效高,具现代研究,针灸对400余种病有效,其中对100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便:方便也,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应用,不受条件的限制,特别对仓促救急更为适宜,便于推广 廉:经济节省也,只用一些针艾和一些消毒材料 无副作用:只要运用得当,无任何副作用。 三 针灸的源流 (一) 针灸的起源: 1 针的起源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居住在山洞,地处阴暗潮湿,加上与野兽搏斗,故多发生风湿和创伤痛,当身体某处有了痛楚时,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地会用手去揉按、捶击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某部,或放出一些血液使疗效更为显著,从而创造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 《山海经》“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是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的佐证。 《灵枢·九针十二原》“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 《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 古代为什么用石头做针呢?据南北朝金元起注《素问》“古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可见砭石治病起源于未发明冶炼金属的时代。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上了l根磨削的石针,据鉴定为针刺的原始工具。因此砭石的起源应在据现今1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随着人类智慧和社会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针具由石针、骨针逐步发展成青铜钟、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的不锈钢针。 2 灸法的产生 灸的发明,当是人类知道用火以后。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故认识到灸熨可以用于治疗,继而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艾灸。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载:“北方者,天地所闻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3 拔罐法的产生 拔罐法亦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时是利用兽角做成的饮具借燃火的热力,排除其中空气,使其吸附在皮肤表面来治病,故古代称之为“角法”。 (二)理论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 《帛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上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关于经脉的著作,它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根据其足臂、阴阳的命名特点,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