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磁性和多铁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H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安培/米(A/m);在CGS制中为奥斯特(Oe)。 1安/米相当于4π×10^(-3)奥 爱迪生和特斯拉为什么做了死对头? 1912年共同拒绝分享诺贝尔物理奖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有1%的灵感,99%的勤奋组成,(只是前半句) 后半句:然而那1%的灵感远比勤奋重要,! 其实特斯拉就是一个灵感的天才, 而爱迪生是一个努力的天才 爱迪生大发明家,例如发明电灯 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解决了长途运输电大量消耗的问题 (磁感应强度单位) 如果交流电成功了,爱迪生直流电灯的市场前景就不好了, 所以他用了很多办法让人们对交流电产生恐惧感。 直到芝加哥世博会, 特斯拉的交流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战胜了直流电!(局限性,交流电一样用电灯) 几种典型铁电体的性质 BaTiO3,钛酸钡 KDP,磷酸二氢钾 KH2PO4 TGS,三甘氨酸硫酸盐,(NH2CH2COOH)3 H2SO4 RS,酒石酸钾钠(罗息盐)NaKC4H4O6×4H2O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of BaTiO3 Dielectric constant of BaTiO3 钛酸钡晶体的自发畸变与温度的关系 铁电晶体的分类 至今已经发现的铁电晶体有一千多种。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从立方晶系到单斜晶系的10个点群中。 它们的自发极化强度从10-4C/m2到1C/m2;它们的居里点有的低到-261.5°C(酒石酸铊锂),有的高于1500°C。 单轴铁电体,多轴铁电体 根据铁电体的极化轴的多少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能沿一个晶轴方向极化的铁电体,如罗息盐以及其它酒石酸盐,磷酸二氢钾型铁电体,硫酸铵以及氟铍酸铵等。另一类是可以沿几个晶轴方向极化的铁电体(在非铁电相时这些晶轴是等效的),如钛酸钡、铌酸钾、钾铵铝矾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研究铁电畴。 是否有对称中心 根据铁电体在非铁电相有无对称中心亦可分为两类。 一类铁电体在其顺电相的晶体结构不具有对称中心,因而有压电效应。如钽铌酸锂、罗息盐、KDP族晶体。 另一类铁电体,其顺电相的晶格结构具有对称中心,因而不具有压电效应,如钛酸钡、铌酸钾以及它们的同类型晶体。这种分类方法便于铁电相变的热力学处理。 成分和结构 根据晶体成分和结构特征,可把铁电晶体分成两类。一类是含有氢键的晶体,如KDP族、TGS、罗息盐等。这类晶体的特点是可溶于水、力学性质软、居里点温度低、溶解温度低,常称“软”铁电体。另一类是双氧化物晶体,如钛酸钡、铌酸锂等晶体。它们的特点是不溶于水、力学性质硬、居里点温度高、溶解温度高,常称为“硬”铁电体。 居里-外斯常数 按居里-外斯常数的大小分类(参照图6-4),这种分类法有利于研究铁电体的相变机制。居里-外斯常数C 大约在105数量级的为第一类。这类铁电体的微观相变机制属于位移型,它主要包括钛酸钡等氧化物型铁电体。近来发现的SbSI是这一类中的唯一例外,它不是氧化物。 居里-外斯常数C 大约在103数量级的为第二类,这类铁电体的微观相变机制属于有序-无序型,主要包括KDP、TGS、罗息盐和NaNO2等。C数量级大约在10的为第三类铁电晶体,属于这一类的典型晶体是(NH4)2Cd2(SO4)3。这类铁电体的相变机制目前尚未详细研究,也无专门的名称。 *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靖云 第六章 磁性 Magnesium of Solid 多铁性 Multi-ferroic 指南针 司马迁《史记》描述黄帝作战用 1086年 宋朝沈括《梦溪笔谈》指南针的制造方法等 1119年 宋朝朱或《萍洲可谈》磁石罗盘用于航海 记载最早著作《De Magnete 》W.Gibert 18世纪 奥斯特电流产生磁场 19世纪 法拉弟效应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产生电流 安培定律 电磁学基础 电动机、发电机等开创现代电气工业 磁性材料及磁性的研究历史 1907年 P.Weiss的磁畴和分子场假说 1919年 巴克豪森效应 1928年 海森堡模型,用量子力学解释分子场起源 1931年 Bitter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磁畴 1933年 加藤与武井发现含Co的永磁铁氧体 1935年 荷兰Snoek发明软磁铁氧体 1935年 Landau和Lifshitz考虑退磁场, 理论上预言了磁畴结构 1946年 Bioembergen发现NMR效应 1948年 Neel建立亚铁磁理论 1957年 RKKY相互作用的建立 1958年 M?ssbauer效应的发现 1965年 Mader和Nowick制备了CoP铁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