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教师
张宁
所在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类型
考前视频答疑
授课时间
2010.02.28
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
授课对象
生物学专升本学员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及备注
考试题型及分值分配
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判断 (每空1分,共10分)
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
简答题和计算题 (每题10分,共70分)
二. 知识点分布
糖类、脂类、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研究方法
酶通论及酶促催化生物反应
生物体新陈代谢
三.课程重难点、要点
(一)糖类
1. 糖类的概念及功能。
2. 重要的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3. 糖的鉴定原理
重点:
重要单糖、多糖的概况
比较淀粉和纤维素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难点:
细菌杂多糖的组成结构
蛋白聚糖、糖胺聚糖
糖类研究方法
例题:
比较淀粉和纤维素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二)脂类
1.脂质的分类、功能
2.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重点:
脂类的定义、分类、作用
三酰甘油和蜡的作用
重要脂肪酸的功能结构
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5分钟
5分钟
60分钟
难点:
脂类研究方法
脂质过氧化机制、抗氧化机制
例题:
简要叙述各类血浆脂蛋白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三)氨基酸、蛋白质
1.氨基酸、肽的分类
2.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3.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5.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6.肽的概念及几种生物活性肽
7.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8.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9.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重点:
氨基酸结构、分类
氨基酸、蛋白质的等电点、酸碱性质、PKa常数
肽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蛋白质高级结构的维系作用力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特点和数据
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意义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特点和意义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几种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
蛋白质的胶体和沉淀性质、原理
蛋白质的变形复性
难点: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免疫系统和免疫球蛋白
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例题:
1.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带净 电荷。
2. 蛋白质中的α螺旋主要是 手螺旋,每圈螺旋含 个氨基酸残基。
3. 判断a. 当溶液的pH等于某一可解离基团的pKa时,该基团一半被解离。b. 原子之间的距离越小,范德华引力越强。
简要叙述蛋白质形成寡聚体的生物学意义。(10分)
简要说明用SDS法和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10分)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 大小分为 侧链氨基酸和 侧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 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 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种,它们分别是 氨基酸和 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 氨基酸和 氨基酸。
(四)酶通论及酶促催化生物反应
1.酶的概念及酶的特点
2.酶的分类及命名
3.酶活性调节的因素和酶的作用机制
4.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
5.酶促反应动力学以及酶活力的测定
6.其他酶如抗体酶、核酶,固定化酶基本概念和应用
重点:
酶的化学本质、催化特点
米-曼氏方程
PH值、温度对酶催化反应的作用
酶的活性部位
酶原的激活
影响酶促化学反应的因素
难点:
多底物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例题
阐述酶活性部位的概念。可使用哪些主要方法研究酶的活性中心?
假定某酶的v-[S]曲线服从米-曼氏方程,当[S]等于4Km时,v分Vmax的
判断:酶的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愈长,则最适温度愈高
简述影响酶促化学反应的因素
(五)维生素
1.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2.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3.激素的类型、特点和功能
重点: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例题:
缺乏维生素 易患佝偻病,维生素C和维生素 是天然抗氧化剂。
(六)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1.新陈代谢的概念及特点。
2.高能化合物的概念、ATP的作用、其它三磷酸核苷酸及肌酸磷酸与供能。
3.生物氧化的概念、本质、发生部位及特点。
4.呼吸链的概念、两条呼吸链的主要组成成分及排列顺序。
5.氧化磷酸化及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6.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的几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