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将Braden评分表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压疮监控中。 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位患者,应用Braden评分表作为评估工具,对其进行评估,针对评分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预防压疮的发生。 结果 2013年预报压疮高危人数与实际发生压疮人数低于2012年上报数值。 结论 应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能够有效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压疮。
【关键词】 Braden评分表; 预防; 压疮;应用
2007NPUAP定义压疮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出的局限性损伤。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护理问题,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1] 而且压疮的发生极易引起医疗纠纷,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或避免压疮的发生,一直以来以预防和减少压疮发生为目的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研究的重点[2]。也是基础护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3]神经内科患者由于老年人,与疾病所致长期卧床等特点,产生压疮的风险较大,因此制定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规避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成立专门的皮肤学组,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运用Braden评分表加强对压疮预防的管理,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神经内科1月~12月住院病人998例,其中男病人447例,女病人551例;年龄26~89岁,平均67.5岁;住院天数7d~92d,平均45.32d;其中脑梗死378例,脑出血290例,脊髓炎167例,帕金森病98例, 肌肉疾病65例;全年评高危患者479例。
2.方法。 我科于2013年1月开始使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作为评估依据,对病人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我科评估原则:对新入院的病人2小时内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入院48小时后再次评估;对手术病人术后进行评估,术后6小时再次评估;对病情变化的患者及时评估。患者Braden评分≤16分及有压疮时,填写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记录表。Braden评分13~16分,1周内动态记录一次;评分≤12分每天记录一次并及时填写高危患者上报表,上报至皮肤学组组长、秘书,及护理部。责任护士将分值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由皮肤学组进行查看,提出护理措施,
3.评定标准。 ,由责任护士采用美国压疮预防指南推荐应用的Braden量表评估压疮危险因素,直至出院[4]Braden量表由患者的感觉、移动能力、活动能力和影响皮肤耐受力的3个因素(皮肤潮湿、营养状况、摩擦和剪切力)共6个方面来进行评估。总分6~23分。
感知能力分为四级:完全受限1分;非常受限2分;轻微受限3分;无损害4分。潮湿度分为四级:持续潮湿1分;非常潮湿2分;偶尔潮湿3分;罕见潮湿4分。活动能力中卧床1分;坐椅子2分;偶尔步行3分;经常步行4分。移动能力:完全不能1分;非常受限2分;轻微受限3分;不受限4分。营养摄取能力:非常差1分;可能不足2分;充足3分;良好4分。摩擦力和剪切力:存在问题1分;潜在问题2分;不存在问题3分。
4.结果。 479例高危患者中15~18分的259例,13~14分的138例,低于12分的82例。根据Braden评分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发生压疮2例,占高危患者总人数0.418%,比去年减少5例。
护理
1.悬挂标识牌。对Braden评分≤16的患者,在其床头悬挂预防压疮标识牌。床头标识牌能对护士及患者家属起提醒和警示作用。护士可以随时进行患者皮肤的重点观察,提高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5]做到每班交接,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减压。: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的重要因素。如果70 mmHg的压力持续2小时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坏死,这提示每间隔一段时间就有为患者减轻压力的必要性。因此,间歇性压力解除是预防压疮的关键[6] 。主要的方法为病人制订详细的翻身计划。按时翻身是卧床患者最简单而有效的解除压力的方法,在病情略稳定的情况下,每1-2小时翻身一次,对营养状态差的患者,要做到每1小时翻身1次,把护士翻身制定到护士工作流程中,制定翻身卡悬挂床尾,落实到时到人到位,详细做好记录,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不正确方法,各班详细记录身体各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的休位、翻身时间,动态观察病情及评分,每班评分一次,做好记录,如有潮红需增加翻身次数,严格床头交接班。通过使用翻身卡应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皮肤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从而对护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使卧床患者的护理得到全程、双重、有效的监督管理。此外,使用气垫床或减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