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渗试验方法试件制备-100VR.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二 检测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指标 项目一 桥涵工程原材料的试验检测 任务导入 任务目标 相关知识 成绩评定 课后思考题 知识拓展 1 2 3 4 5 6 任务导入 汉宜铁路某桥梁工程预制T梁使用的C55混凝土,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为P20。请依据GB/T50082-2009的要求取样,并开展相关试验,检测其抗渗性能指标。 任务目标 1、掌握混凝土抗渗试验检测方法; 2、了解工程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要求; 3、熟悉混凝土抗渗试验检测操作过程。 抗渗混凝土按抗渗压力不同分为P6、P8、P10、P12。抗渗混凝土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常用的办法是掺用引气型外加剂,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不连通的气泡,截断毛细管通道,改变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此外,减小水灰比,选用适当品种及强度等级的水泥,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注意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等,都对提高抗渗性能有重要作用。 防水混凝土是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掺外加剂或使用新品种水泥等方法提高自身的密实性、憎水性和抗渗性,使其满足抗渗压力_大于0.6MPa的不透水性混凝土。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P)或渗透系数来表示。我国标准采用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提高0.2 MPa。 抗渗混凝土对于原材料的要求有: 1、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32.5Mpa;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天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不得使用带有R字样的早强水泥; 3)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 2、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 3、粗骨料:宜采用5~31.5mm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 抗渗混凝土对于原材料的要求有: 4、细骨料: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5、外加剂: 1)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2)具有早强性能。 3)采用高效减水剂。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方法 1、选取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和水灰比 。 使用有加固,防渗效果的混凝土的添加剂,例如甲酸钙,聚丙烯网状纤维,防渗纤维等。1.工程用聚丙烯纤维:广泛应用于水利枢纽,水电站,河道,熟睡渠道的面板坝,导流洞等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的网状结构会在搅拌中得到破坏,形成单纤维,这些单纤维错综交杂,提高了混凝土的防渗漏性 2.甲酸钙的使用。 缩短混凝土初凝时间 ,并且增强混凝土的稳固性。 ①水泥: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在抗渗混凝土中应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后才可使用在抗渗混凝土工程中,这是由于矿渣水泥的泌水性较大,其泌水时在混凝土中形成通道,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强度都很不利。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方法 ②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粗骨料颗粒的下面容易形成空隙,颗粒愈大则形成的空隙愈大,对抗渗不利。 ③砂率:混凝土中砂率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这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造成施工振捣不密实,影响抗渗性。 ④水灰比:根据现有研究资料,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中的毛细孔愈多,当然渗水性就愈大。通常情况下,当水灰比小于0.6时,毛细孔多属于封闭的;当水灰比大于0.6时,则连续性的毛细孔显著增加,渗透性也变大。有试验资料证明当水灰比从0.6增加到0.63时,渗透性几乎将增大了一倍。因此,抗渗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控制在0.6以下。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方法 2、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 ①减少浇筑施工间隔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安排上,应保证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经过运输浇筑到下层混凝土压茬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中间的间隔时间应按以下标准控制:当气温低于25℃,不应超过3小时;气温高于25℃时,不应超过2.5小时。大面积底板或顶板应分组浇筑,池壁应分层连续浇筑。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方法 2、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 ②采取合理的振捣方式 振捣密实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按规范规定进行机械振捣,一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但预留孔、预埋管、预埋件及止水带等处的结构形状不直顺,尺寸也较小,一方面振捣不方便,一方面振捣时混凝土中的空气不容易完全排出,因此这些部位在施工时,应在机械振捣的基础上,再辅以人工插捣,这样有助于空气的排出,有利于振捣密实。 ③加强混凝土养护 湿养护有利于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