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ppt

一,震源 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 二,震中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观测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称为震中距,若小于100Km为地方震; 100-1000Km为近震;大于1000Km为远震。 三,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的铅直距离。可分为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大于300Km) 四,震级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与震源释放的能量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按地震震级大小分为:超微震(小于1级)、微震(1-3级)、弱震(3-5级)强震(5-7级)和大地震(大于7级) 五,烈度 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根据震中距不同,有不同的烈度。烈度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的震动及建筑物和地面受破坏的情况划分的。我国分为12度。 以上各个地震要素存在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 地震的成因和类型 一,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 (一)构造地震的成因和震源机制 1,弹性回跳说 2,蠕动说 3,粘滑说 4,相变说 (二)构造地震的特征 1,地震序列: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同一地质构造带或同一震源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大大小小具有成因联系的地震。通常有主震、前震(预震)、余震。 2,地震序列类型 1)单发型地震:仅有主震。 2)主震型地震:主震特别突出。 3)震群型地震:主震、前震(预震)、余 震差别较小。 二,火山地震 三,冲击地震 四,水库地震 第三节 地震的时空分布规律 一,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 地震的周期性: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一般为9~13年为一个周期。(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相当,也与全球气候冷热干湿变化周期相当)。 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 (一)世界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4,大陆裂谷地震带 (二)中国地震带的划分 1,华北地区: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等。 2,东南沿海地区:台湾东部;浙-闽-粤沿海地震带等。(泉州-汕头地震带) 3,西北地区:银川、六盘山地震带等。 4,西南地区:喜马拉雅地震带。 第四节 地震预报 一,地震烈度区划 (一)地震地质构造分析 1,强震多发生于活动性断裂构造的拐点、端点、交叉点和闭锁断。 2,强震多发生于新生代形成的或者有继承性活动的断选陷盆地内。 (二)历史地震分析 1,地震带内强震的重复性。 2,强震的填空与填满 复习思考题 1,如何表述地震? 2,地震的时空分布有何规律? 3,如何预报地震? * * 第八章 地震 第一节 有关地震的一些概念 弹性回跳说 二,地震的短期预报 (一)微观前兆:地应力变化,地形变化,地磁异常,地电流变化等。 (二)宏观前兆:地下水异常,动物反应异常,地声,地光,大气异常等。 地声和地光 大气异常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