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内科护理学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护理类专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供护理类、助产及相关专业用) 主编 刘义全 张 艳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王燕 目录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四、诊断要点 五、治疗要点 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七、其他护理问题 八、健康指导 学习目标 1、掌握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评估内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 3、了解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技能要点: 熟练掌握体位引流技术及适应证、禁忌证,学会指导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有效的体位引流。 案例 患者,男,27岁,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8年。近2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加剧,痰液增多,混有少量血液,恶臭味。查体:T39.5℃,P102次/分,R32次/分,BP100/70?mmHg,消瘦,表情紧张不安,呼吸急促,WBC:17×109/L?,N:85%;X线检查:左下肺野纹理紊乱呈蜂窝状改变,可见小的液平面。 请分析该患者的初步诊断和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 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近年来随着对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恰当治疗,本病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病因与发病机制】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病因是支气管一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病理改变为支气管的弹性组织、肌层和软骨等破坏导致管腔变形扩大,腔内含有多量分泌物。 当病变引起肺组织毛细血管广泛破坏,以及低氧血症引起的肺小动脉痉挛,可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形成肺动脉高压,最后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临床表现】 1.症状 (1)慢性咳嗽、咳大量浓痰: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咳嗽通常发生在清晨与晚上。其严重度可用痰量估计:每天少于10ml为轻度;每天在10~150ml为中度;每天多于150ml为重度。感染时痰液静置后出现分层的特征: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层为浑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厌氧菌感染时痰有臭味。 (2)反复咯血:50%~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可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有时不一致。临床也有部分患者,以咯血为唯一症状,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3)反复肺部感染:其特点为同一肺段反复发生感染并迁延不愈。 (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症状,儿童发育受影响。 2.体征早期肺部体征可无异常,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在下胸部、背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部分患者伴有杵状指(趾)。出现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时有相应体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痰细胞学检查痰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2.影像学检查 胸部平片可见患侧下肺纹理增多及增粗现象。支气管柱状扩张的典型x线表现为轨道征,囊状扩张的特征性改变为卷发样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胸部CT检查可以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病变严重程度。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发现患者的出血部位或阻塞原因。还可局部灌洗,取灌洗液进行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 【诊断要点】根据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和肺部反复感染等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通过胸部CT可明确诊断。 【治疗要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是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控制感染,处理咯血,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应用祛痰药及支气管舒张药稀释脓痰和促进排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痰液引流和抗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1)祛痰药:可选用溴己新或盐酸氨溴索。 (2)支气管舒张药:支气管痉挛时,用β受体激动剂或异丙托溴铵喷雾吸入,或口服氨茶碱及其缓释制剂。 (3)体位引流:应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引流,有助于排除积痰,减少继发感染和全身中毒症状。对痰多且黏稠者,其作用尤其重要。 (4)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