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善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探究.docx

论完善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完善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探究 [摘要]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时间短,建筑作品知识产权 保护制度发展也较晚,实践中缺乏对此类案件的审判经验。 本文以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为出发点,详细阐述建筑作品著 作权保护模式在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建筑 作品著作权保护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使我国建筑作品 著作权保护更加完善。 [关键词]建筑作品;著作权;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 (2014) 01-072-02 一、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目前,就我国立法来看建筑作品仅指具有审美意义的表 现形式为建筑物或构筑物作品,与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分 属不同的客体。虽然建筑作品不同于一般作品,但著作权法 并未对其作出过多规定。近年来建筑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相关的立法已明显滞后于社会实际情况。另外,我国作 为《伯尔尼公约》缔约国,现行立法中对建筑作品的定义及 范畴规定并不一致,实际上并未满足履行签约国义务的要 求。 我国在建筑作品著作权立法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点:第一,建筑作品与美术作品仍有混淆。《著作权法实 施条例》中的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 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造型、艺 术作品,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 美意义作品。根据上述定义,人们完全可以将建筑作品认定 为美术作品。虽然现在二者被作为两类不同客体进行保护且 分别定义,但只是形式上对其作出区分,并不能摆脱人们长 久以来将建筑作品归类于美术作品的习惯性认识。这同时 久以来将建筑作品归类于美术作品的习惯性认识。 这同时 露出立法对建筑作品定义过于简单的缺点。第二,建筑作品 范畴规定不科学。我国对建筑作品采取狭义定义,即建筑作 品仅包括建筑物或构筑物等三维立体作品。虽然我国著作权 法也对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进行保护,但将建筑设计图作 为图形作品、将建筑模型作为模型作品来进行保护有以下不 足:1?如果将三者化为不同客体进行保护,必然割裂其内在 联系;2?著作权法虽然对设计图、模型作品和建筑作品都进 行保护,但着眼点不同;3?著作权法规定作品著作权自创作 完成之日产生。因此,建筑作品著作权应当自建造完成之日 产生,而建筑设计图著作权应当自设计图完成之日产生,问 题是后者往往比前者提前几个月甚至是三五年完成,这段期 间无法涉及到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而这段时间如果发生侵 权行为,只能依据设计者享有的图形作品著作权追究侵权人 责任,这样对图纸中艺术性设计部分保护力度将大大降低; 4 ?建筑物受到保护的仅是外观而不含技术内容,将设计图转 为立体建筑物之权属于版权中复制权。因此,如果建筑物本 身受著作权法保护,它的设计图无疑也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第三,缺少可操作条款。目前仅《著作权法》和《著作权实 施条例》对建筑作品有规定,对建筑作品的认定标准、侵权 行为的认定及对权利人的救济方式等重要的问题都没有立 法依据或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司法现状及不足 ‘保时捷与泰赫雅特建筑作品纠纷案”是2008年最高 人民法院公布的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例之一。从该案例及相 关案例可知,法院在认定建筑作品及是否实质性相似问题上 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立法及司法实践 中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具体到司法实践中,由于不同法官 自由心证不同,对同样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另外,建筑作 品设计及建造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法官由于对 建筑知识缺乏了解,很难从专业角度作出判断。审判中难免 出现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独创性与艺术性的判断标准 独创性和艺术性是建筑作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法律特征。 首先艺术性是一个很主观概念,同样一幢建筑物,有人认为 具有审美意义而有人认为不具有审美意义,在实践中根本不 可能设置一个衡量标准。独立创作相对容易判断,而对于如 何认定“创”的部分,我国立法上无规定,司法上也没有借 鉴的标准。在建筑作品侵权案件中,法官自由裁量比法律规 定对案件的结果具有更大影响。这显然与以事实为依据、以 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原则相抵触。 (二) 缺乏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标准 任何建筑作品都有借鉴前人优秀设计的部分,或将别人 设计的作品加入自己的美学构思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 品,这是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将之称之为抄袭,否则就违 背著作权法鼓励创新的立法宗旨。可实践中的难题是建筑作 品侵权总介于借鉴创新和完全抄袭之间,判断是否构成侵权 关键在于如何判定两个作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而实质性 相似和独创性一样,是个主观概念。法官作为建筑学上非专 业认识得出的是否具有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是很难服众的,因 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还包含专业技术问题。两个 建筑在多大程度上的相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