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柔区山区绿色生态富民五年规划年为保障首都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促进北京山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推进环北京生态绿色屏障的建设进程为北京年绿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特制定怀柔区边远山区绿色生态富民发展规划怀柔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一自然情况怀柔位于北京市的最北端属华北经燕山山脉向蒙古高原过渡的阶梯地带北面与河北省的赤城丰宁滦平县接壤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最窄公里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怀柔处于中纬度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
怀柔区山区绿色生态富民五年规划
(2003—2007年)
为保障首都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促进北京山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推进环北京生态绿色屏障的建设进程,为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特制定怀柔区边远山区绿色生态富民发展规划。
怀柔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一、自然情况
怀柔位于北京市的最北端,属华北经燕山山脉向蒙古高原过渡的阶梯地带。北面与河北省的赤城、丰宁、滦平县接壤。南北长91公里;东西宽46公里,最窄10公里。全区总面积212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8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8.9%。
怀柔处于中纬度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湿润,春秋季节短,为过渡性季节。全年日照时数为2748—2873小时;年平均气温6°C—12°C;无霜期20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470—850毫米。
怀柔山区均为石质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南低北高,中部隆起,最高海拔1776米,最低海拔102米。山区大部分为花岗岩、片麻岩风化形成的土壤,土壤主要是褐土和中山区棕色土,土壤PH值为5—7.5,大部分呈微酸性。
怀柔区全区的林木覆盖率为69.71%,林业用地面积233.03万亩,其中林地176.41万亩,宜林荒山25.02万亩,农业用地22.6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9.32万亩。植物种类有200多属300余种。现有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和温带针叶林为主。
怀柔山区河流分布较多,有四级以上的17条,主要河流为白河、汤河、琉璃河、怀九河、怀沙河、雁栖河。山区有山泉774眼,大小水库22座,年均水资源总量6.67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5.6立方米。
二、社会经济情况
怀柔全区共有14个乡镇,287个行政村,总人口26.7万人,其中,边远山区乡镇9个,共有183个行政村,3.6万户,9.9万人,有耕地10.6203万亩,其中水浇地6.0217万亩。全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43.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2亿元,第二产业23.53亿元,第三产业15.59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9.7:54.3:3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395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9.34亿元,企业总收入94.62亿元,企业利润5.67亿元,财政收入4.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3.2元。
关于十年来山区建设情况回顾
94年以来,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山区实施了“四四攻坚计划”、“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等一系列支持山区发展的政策。这一期间,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山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积极探索适合山区特点的经济发展途径,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使山区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农民大幅度增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山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快速增长。
2001年,9个边远山区乡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29亿元,比1993年增长153%,年递增1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万元,比1993年增长223.5%,年递增15.8% ;工农业总产值25.1亿元,比1993年增长199%,年递增14.7%;财政收入16319万元,比1993年增长889.5%,年递增33.1%;农村经济总收入35.2亿元,比1993年增长425.3%,年递增23%;企业总收入27.5亿元,比1993增长402%,年递增22.3%。
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十年来,山区通过养殖小区、荒山租赁、贷款贴息等综合开发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3年的40.9:39.8:19.3调整到2001年的26.3 :46.6:27.2。2001年同1993年相比,第一产业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由40.9%下降到26.3%;第二产业由39.8%上升到46.6%;第三产业由19.3%上升到27.2%。在农业内部结构中,2001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产值比重是56.4 %,比1993年提高了19.3个百分点。这些都 充分说明山区产业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山区人民已经摆脱靠天吃饭,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的落后局面。
三、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十年来,围绕发展山区特色果品、养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引导政策,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精品、观光等六种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01年末,山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7.3万亩,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达27.2:72.8,尤其是板栗、西洋参、冷水鱼三个主导产业已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成为怀柔山区农业支柱性产业,西洋参绿色保存面积达到4700亩,且发展势头迅猛,预计2003年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