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XX企业员工激励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 XX企业员工激励研究 高速发展的今天,“80后”群体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中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何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并为员工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密切关系到企业的永续发展。因此,对于“80后”员工的激励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的重视。 1、“80后”员工的特点 苏华和肖坤梅(2008)认为,“80后”是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一代,父母照顾得很多。与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相比,他们没有什么负担,不用为生活担忧,也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所以他们对生活的希望是要快乐,要开心。“80后”绝非贪图享受的一代,在他们身上闪动着较之以往几代人群更为强烈的成功欲望。“80后”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就接触了互联网,借助传媒的力量,社会文化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80后”见多识广,工作能力很强,有开拓意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很明显,可惜“80后”的团队意识稍差一些。通常情况下,当领导将一项工作交给三四个“80后”共同完成时,这项工作肯定会一拖再拖。但如果将其具体地交给某一个时,这个“80后”肯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 王锦旺(2008)认为,“80后”是有点自我、有点狂妄、有点叛逆、有点浮躁,但又不失才华的一代。主要特点有:可塑性非常强、崇尚自由、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及他人认可意识强;心理容易波动、情绪变化大、抗压能力差、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对工作与生活有独到的看法,不会将工作与生活截然分开,工作靠情绪,不喜欢生活享受被繁忙工作打乱,在工作与生活中希望处理的是简单的人际关系,不关心职场政治斗争,对权威也敢于挑战;容易被激发、兴趣涉猎广泛、学习能力强、自信和创新等特质。 潘新新(2008)认为,“80后”员工持有善变的职业观念,他们渴望尝试不同的职业领域以及同一职业领域内不同级别的工作,他们渴望企业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80后”比以住的任何一代同龄人更具有自己的意见 ,更强调表现自己能彰显自我价值 ,他们厌恶传统的层级制度 ,更习惯民主、协商的沟通模式。他们渴望有所成就,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 ,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把攻克难关看做一种乐趣 、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他们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 ,不希望被家长或学校的权威所管制,过多地管制反倒会被他们视为对其权利的侵犯。 李光远、张敏强(2007)认为,“80后”员工刚参加工作不久,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和未来充满憧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获得企业高层和其他同事的尊重以及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希望能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实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大部分“80后”员工从小倍受宠爱,很少遭遇挫折和批评,部分员工待人处事均容易冲动,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80后”员工虽然对工作富有激情,然其感情容易转移,做事往往“三分钟热度”,无法将情感完全投入到一份工作中,所以流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学者对“80后”员工的工作特征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总体而言,上述特点基本都反映了“80后”员工的方方面面,通过对“80后”员工特点的认识,会使企业关注和重视“80后”员工,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80后”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李淑媛(2010)认为,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对激励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认识,没有准确把握激励的精髓。只是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轻视或忽略了必要的约束和惩罚措施,即负激励,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淘汰激励、罚款、降职和开除激励。多数企业还存在“一刀切”地对所有员工都采用同样的激励方法和手段,无视员工需求,认为所有的员工的需求都是相同的,忽视激励群体的层次性与差异性。 马磊 、田 彬(2010)认为,许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未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没有真实的调查和科学的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因此有些激励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而且目前企业所采用的激励形式主要是物质激励,缺乏文化、精神激励机制,过分强调利益导向及物质激励,不积极了解员工最喜欢什么、最关心什么,没有挖掘员工的内在精神动力。不能充分满足员工尊重、成就、动力、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只讲竞争、不讲合作,损人利己、封锁消息、一切向钱看等等,往往得不偿失。许多企业在对员工的激励管理中,只是设置笼统的“提高工作积极性”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有时设置些员工难以企及的目标让员工努力等,这些举措都很难有好的激励效果。 刁晨晔(2010)认为,“80后”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可以独享所有的物质资源和父母的关爱,在长辈们的宠爱中形成了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