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与伦理的跨域对话谈道德的基本认知-朝阳科技大学机构典藏系统.PDF

从科技与伦理的跨域对话谈道德的基本认知-朝阳科技大学机构典藏系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止善 第十 三期 課程探討 2012 年 12月 191-218頁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從科技與倫理的跨域對話談道德的基本認知 : 以 「網路 法與網路倫理」課程為例 徐振雄 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秘書 摘 要 大學法學通識課程或職場倫理課程 ,應該著重倫理與法律 的跨域思考 ,使法律與倫理能共同協力發揮社會規範作用 ,以 制約科技大學法學通識課程或職場倫理課程 ,應該著重倫理與 法律的跨域思考 ,使法律與倫理能共同協力發揮社會規範作 用 ,以制約科技濫用者對人性尊嚴的侵害 。法律與倫理的跨域 思維是同時關注法律與倫理等社會規範的效力 ,它不僅考慮道 德的問題 ,也必須從事解決 道德疑難的法律決策 。因 此 ,如何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吸引學生學習法律與倫理反思的興趣 , 正是從事法學與倫理跨域課程所應重視者 。 本文目的在提出科技法學與專業倫理的基本跨域思考 ,並 且以筆者於 99 學年度執行教育部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 中的 「網路法 與網路倫理」課程作為教學實務的說明 ,對科技 法學與專業倫理的相關課程設計提供一些粗淺的看法 ,以培養 學生通識跨域思維 ,使學生能學習法律及其背後的原則精神 , 進而發揮法與倫理/道德規範的社會實踐功能 ,使之成為具有自 我行動與解題能力的現代公民 。 關 鍵辭 :科技法學 、專業倫理 、跨域對話 、網路法與網路倫理 * 本文於 2012.05.04.收稿 ,2012.1 1.21外審通過. ,2012.11.30修改後刊登. 。 191 止善 第 十三期 2012.12. 前 言 為什麼要學倫理 ?道德是可以學的嗎 ?大學還需要倫理道德教育 嗎 ?這恐怕是一般人的疑問 !難道說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倫理道德教 育 ,還不足夠應付資訊社會中所出現的倫理議題 。其實 ,我們人的一生 都在持續學習倫理道德上的推理 ,許多事物是經過我們經歷且深思熟慮 後才可以得到道德抉擇的基礎理由 ,如果我們沒有經歷或者沒有特別去 從事道德判斷 ,自我的倫理體系是無法建立起來的 。再者 ,有些倫理上 的概念或原則 ,不僅僅是抽象的 ,它還必須經過實際操作或專業學習才 可能理解的 。例如 :醫學倫理中的告知後同意原則(informed consent) ,必 須先瞭解醫學相關研究 ,才可能獲得較為精確的倫理反思 1 。相同地 , 在資訊倫理當中的 PAPA 原則 ,亦即隱私權(Privacy) 、精確權(Accuracy) 、 財產權(Property)與存取權(Accessibility)2 ,原本也不是一般公民的倫理道 德 ,而是資訊專業倫理的一環 ,只不過因為資訊網路逐漸為社會大眾使 用 ,遂成為一般資訊倫理素養 。 而為什麼要學法律 ?一般的回答 ,可能是法律只保護懂得法律的 人 ,或者是學習法律可以保護自身權益之類的話語 。這些回答 ,並不能 說錯 。但就某種程度言 ,學習法律應該是作為指引自己行為規範與生活 習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