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止善 第十 三期 課程探討
2012 年 12月 191-218頁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從科技與倫理的跨域對話談道德的基本認知 :
以 「網路 法與網路倫理」課程為例
徐振雄
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秘書
摘 要
大學法學通識課程或職場倫理課程 ,應該著重倫理與法律
的跨域思考 ,使法律與倫理能共同協力發揮社會規範作用 ,以
制約科技大學法學通識課程或職場倫理課程 ,應該著重倫理與
法律的跨域思考 ,使法律與倫理能共同協力發揮社會規範作
用 ,以制約科技濫用者對人性尊嚴的侵害 。法律與倫理的跨域
思維是同時關注法律與倫理等社會規範的效力 ,它不僅考慮道
德的問題 ,也必須從事解決 道德疑難的法律決策 。因 此 ,如何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吸引學生學習法律與倫理反思的興趣 ,
正是從事法學與倫理跨域課程所應重視者 。
本文目的在提出科技法學與專業倫理的基本跨域思考 ,並
且以筆者於 99 學年度執行教育部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
中的 「網路法 與網路倫理」課程作為教學實務的說明 ,對科技
法學與專業倫理的相關課程設計提供一些粗淺的看法 ,以培養
學生通識跨域思維 ,使學生能學習法律及其背後的原則精神 ,
進而發揮法與倫理/道德規範的社會實踐功能 ,使之成為具有自
我行動與解題能力的現代公民 。
關 鍵辭 :科技法學 、專業倫理 、跨域對話 、網路法與網路倫理
* 本文於 2012.05.04.收稿 ,2012.1 1.21外審通過. ,2012.11.30修改後刊登. 。
191
止善 第 十三期 2012.12.
前 言
為什麼要學倫理 ?道德是可以學的嗎 ?大學還需要倫理道德教育
嗎 ?這恐怕是一般人的疑問 !難道說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倫理道德教
育 ,還不足夠應付資訊社會中所出現的倫理議題 。其實 ,我們人的一生
都在持續學習倫理道德上的推理 ,許多事物是經過我們經歷且深思熟慮
後才可以得到道德抉擇的基礎理由 ,如果我們沒有經歷或者沒有特別去
從事道德判斷 ,自我的倫理體系是無法建立起來的 。再者 ,有些倫理上
的概念或原則 ,不僅僅是抽象的 ,它還必須經過實際操作或專業學習才
可能理解的 。例如 :醫學倫理中的告知後同意原則(informed consent) ,必
須先瞭解醫學相關研究 ,才可能獲得較為精確的倫理反思 1 。相同地 ,
在資訊倫理當中的 PAPA 原則 ,亦即隱私權(Privacy) 、精確權(Accuracy) 、
財產權(Property)與存取權(Accessibility)2 ,原本也不是一般公民的倫理道
德 ,而是資訊專業倫理的一環 ,只不過因為資訊網路逐漸為社會大眾使
用 ,遂成為一般資訊倫理素養 。
而為什麼要學法律 ?一般的回答 ,可能是法律只保護懂得法律的
人 ,或者是學習法律可以保護自身權益之類的話語 。這些回答 ,並不能
說錯 。但就某種程度言 ,學習法律應該是作為指引自己行為規範與生活
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个人简介担任课程高等数学B高等数学续数学分析数学物理.PDF
- 中亚热带优势灌木根系对土壤抗剪切力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PDF
- 中关村指数2008分析报告-中关村科技园区.PDF
- 东阿拉伯海拉克希米盆地浊流沉积序列的粒度变化及其对中更新世.PDF
- 中三级中史维新运动.PDF
- 两极性情绪病-TheMentalHealthAssociationofHongKong.PDF
- 个构件化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精确控制内核-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PDF
- 个行波定子的自由度球形超声波电机.pdf
- 两带电导体球外的电势分布和相互作用力问题-西昌学院学报.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车载式路面激光视频病害检测系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