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周作人抄书体的优点与缺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周作人抄书体的优点与缺点 浅论周作人抄书体的优点与缺点 【摘要】 HYPERLINK /view/10044.htm周作人盛年时期的文章多抄录书籍,只用自己简单的话言连缀起来即成一文。多是借以他人的之文章,抒发胸臆,这种这种文章体式即是“抄书体”。从周作人的抄书体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周作人饱读诗书,博览群籍,博学多才,还有他驾驭各种资料的能力。周作人的抄书体从中外繁杂的著作中,选择精华加以抄录,可以减轻读者的求知难度。但是读他的抄书体文章之时,会令读者感到太多的资料抄录、罗列材料,令文章阅读起来不通达,影响阅读流畅。还有文章枝枝蔓蔓,读起来趣味性消减。我读的其中几篇文章确实也感觉到“引证太繁,笔舌冗漫”,这点连周作人也承认其文章“不十分容易读”。 【关键词】 周作人 抄书体 优点 缺点 【引言】 以前没有对于周作人的抄书体有概念性认识,也为读过其抄书体文章和与之相似的钱钟书的《管锥编》,但却读过李敖的与抄书体类似的文章,《李敖全集》中有大量的文章都是以大量的文献记载,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简单的论述话言连缀起来,用来表达观点。比如李敖的《中国性研究》、《中国命研究》、《孙中山研究》、《蒋介石研究》、《胡适评传》等作品,都是以类似抄书体的体式呈现的,看这些文章让人很是佩服李敖引经据典,知识渊博,论述有凭有证,但是二者不同在于周作人的抄书体作品多是叙述,自己的观点是在引述抄录的文本中体现的。李敖文章优劣暂且不谈,这里我对周作人的抄书体文章的优与劣进行论述。 【正文】 HYPERLINK /view/10044.htm周作人在盛年时期的文章多抄录书籍,只用自己简单的话言连缀起来即成一文。如《农业管窥》一文,开始介绍其为一本学理与数字之间的“专门的书”,用73字,以下即引文350字,之后是过渡性的文字35字,接下来的引文454字,最后以66字收尾。一篇978字的文章,引文篇幅就达到了804字。以他人之章,也可抒己之胸臆。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这种文体即是“抄书体”。周作人的中期散文以抄书为特征,而且抄引的书籍多得惊人,《夜读抄》就是一例,我初步统计了一下,《夜读抄》各篇抄录的中外书籍达一百一十二种之多。《夜读抄》除《小引》、《后记》外共收文三十七篇,各篇行文方式全部是按照“抄书体”形式写成的。 周作人抄书体的优点 (一)、“读书万卷,博览群籍” 周作人是个读书万卷的人,他一辈子读了多少书,他自己也没做过统计。据说周作人南下,周恩来特批一车厢给他运书。周作人是个读书人,是读书万卷,读出心得的人。阅读《夜抄读》中的抄书体文章,会令人感到周作人的饱读诗书,博览群籍。其中单是一片文章就可能出现引自古今中外,无所不有,涵盖历史记载、文学创作、民间传说,等等诸多方面的材料。比如在《太监》中开篇作者设问: 中国太监起于何时?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抄自从古到今的《黄帝内经》、《周礼》、《诗经》、《后汉书·宦者列传》、《柳亭诗话》、《宫女图》、《峤南琐记》、《谷城山房笔麈》、《敝帚斋余谈》等树种对太监的记载,甚至还有德国的列希忒在所著《古希腊的性生活》中人类阉割历史的观点。在《夜读抄》的三十七篇文章中都是像这篇文章一样的行文,我们只看这样的行文方式,《夜读抄》各篇抄录的中外书籍达一百一十二种之多,光是举出来如此多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周作人饱读诗书,博览群籍。 (二)、“披沙拣金,驾驭资料” 1、关于抄引的标准 周作人在文中大量抄书还是颇费精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容易事。1963年10月2日他在给鲍耀明的信中指出:“其实拙文之不行本不待论,即‘文抄公’的非难自古已然,最所敝帚自珍之《夜读抄》亦是如此,文中十分之七八是抄来的,惟抄亦煞费工夫,亦需要一点手段耳。”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所面对的却是天下之书,也就是整个既有文化系统,天下书籍浩如烟海,选哪本来抄实在不易,除了有宽阔视野和博大胸怀,还要下苦工夫不可;二是一本可抄之书中选哪一部分来抄也颇费斟酌,是要靠眼力来挑选的,即“披沙拣金”之功。周作人自己在《苦竹杂记·后记》里面讲过一段十分精辟的话:“我的标准是那样的宽而且窄,窄时网不进去,宽时又漏出去了,结果很难抓住看了中意,也就是可以抄的事。不问古今中外,我只喜欢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 2、就抄书所成文章的美感而言 抄书非易事,即使人人都博览群书,但是如何人运用好它们,即“抄书抄的好”,则是不易。周作人的抄书体的文章主干是精心挑选的苦涩的或是华美的材料,连缀其间的周作人的评点则是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两者有机糅合,互相调剂,具有两种问题的美感。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