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形象意涵之探述—以大足宝顶石刻为例.DOC

千手观音形象意涵之探述—以大足宝顶石刻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手觀音形象意涵之探述—以大足寶頂石刻為例 陳厚誠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摘要 千手觀音除了表示現眾多妙容、修證圓通之外,其千手之持物亦各有深切的意涵。過去有學者陳清香(1944–)教授、南懷瑾(1918–)先生等,研究佛教美術發現,千手觀音像多是以象徵的手法來表現,千手觀音是佛教史中最為普遍的題材之一,其手臂所呈現出的造形在圖像學上更富有圓滿的美感,最為特別。在人間應現的造形也多以人類的形像來表現,千手觀音不但在宗教上說明了具有慈悲為懷、極力度化、救苦救難、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慈悲精神,象徵著菩薩的大悲願力。本文將參考經書的文本出發,依過去學者的考據研究,探述千手觀音由外到內之意涵,並參照文本及佛像造像和圖像學,將千手觀音的形象意涵歸納,和以寶頂千手觀音石刻雕像呈現形像為主題,並觸及人們心靈感受與對千手觀音手臂反映出的宗教象徵和民間信仰作探述。如此,千手觀音形象意涵研究可分為五大類: 一、前言,藉由主題以千手觀音圖像學方式,探討千手觀音圖像造形背後的典故與發展脈絡、象徵意涵及精神,探述出主要的千手觀音思想、石刻所示出之救度意涵,對佛像與文本觀點作整理了解其中價值。並對寶頂的千手觀音造像文本進行概要的描述,與觀者(以及觀者之間)的對話所形成的形象意涵進行探述。 二、千手觀音形象由來,從最早出現在印度西元六世紀的後笈多時期的四臂觀音像以來,千手觀音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西元618-625年)由天竺婆羅門僧瞿多提婆將千手觀音的圖像與經書帶入之後,千手觀音結合當地造像形成的新造形。並藉由〈香山大悲菩薩傳〉、〈觀世音菩薩傳〉等書流傳開來。 三、千手觀音的形象造形,本來觀世音菩薩並無固定形象,只是因為應眾生之因緣而有某些固定的形象。如何通過圖像、形象來認識千手觀音?換言之,圖像、形象本身開始具有認知、製作甚至倫理概念上的重要性。 四、千手觀音形象的意涵,千手觀音除了表示現眾多妙容、修證圓通之外,其千手之持物亦各有深切的意涵。在傳記或是佛典的記載中,可使人們心靈平靜,借由宗教心理學與宗教社會學的角度評論觀音信仰的實質價值,探述千手觀音信仰滿足那些人類的需求? 五、結論,總結全文要點,並對千手觀音主題,做預期研究成果。 筆者僅根據相關書籍(文本、經書、傳說等)中大足寶頂千手觀音的介紹與圖像的說明,本文只針對千手觀音的形象、手臂、作用之趨向作探述,得出其顯示與意涵之發展。 關鍵詞:千手觀音、形象、意涵、石刻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