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学研究学刊》第七卷(2016),页101-123
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 Vol. 7 (2016), pp. 101-123
《花踪》文学奖的得奖作品之析论
孙彦庄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
孙彥彬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
马来西亚的报告文学创作发展滞慢,主要原因乃问耕
者少,只靠寥寥数位执着于新闻工作者在努力耕耘。20世纪
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对报告文学的书写已开始发展。《花
踪》文学奖的甄选奖除了小说、散文、诗歌、也设有报告文
学奖,此举带动了很多作者进行报告文学精品创作。本文以
首10年的《花踪》报告文学奖得奖作品为例,旨在探讨作家
以其高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方式,为后人提供了可供查阅和
借鉴的史志性资料,极大地加深了某一行业领域、某一历史
时期的人文底蕴。自1990年至2000年花踪文学奖共收录了 12
篇优秀报告文学,其中包括对原住民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对
自然环保的观察、对华教生存问题的担忧,对腐败政治现象
的深刻揭露与批判等理性内涵。这显示了马来西亚社会的现
实不仅直接成为报告文学反映的具体物件,而且由特定时代
101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存在及其内在关联所形成的社
会文化生态,直接影响着报告文学作家对于现实的观照与评
说。
关键词:
马华文学,报告文学,花踪文学奖
102
孙彦庄、孙彥彬,《〈花踪〉文学奖的得奖作品之析论》
前 言
1
《花踪》文学奖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集团设立,
是大马有史以来第1次由报社独立承办的文学奖,两年举办
一次。此文学奖的奖金丰厚,是国内总奖金额最高的华文文
学奖,更是海外作家接触马华文学最贴近的平台。《花踪》
文学奖的宗旨是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文学风气,传承文化薪
火。从1990年创办至今,《花踪》不但获得了文学爱好者的
大力支持,也备受国内外知名学者及作家肯定其在推动马华
文学的积极和作用。星洲日报总编辑刘鉴铨说“马来西亚有
史以来,恐怕还没有一个文学奖能像花踪文学奖这样得到华
社广泛的支援”。
比起其他文类,大马的报告文学创作发展滞慢,主要
原因乃问耕者少,只靠寥寥数位执着于新闻工作者在努力耕
耘。《花踪》文学奖的甄选奖除了小说、散文、诗歌、也设
有报告文学奖,此举带动了很多作者进行报告文学精品创
作。由于马华报告文学的景象研究现状还基本停留在一个低
水准的层次,相关的论文乏善可陈,报告文学当中多层面的
人文关怀价值意蕴,都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因此,本文以首
1 有关花踪的详情,请参阅林春美〈如何塑造奥斯卡:马华文学与花踪〉,
《人文杂志》,第二十四期,页74-83 。
103
《汉学研究学刊》第七卷(2016)
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 Vol. 7 (2016)
10年的《花踪》报告文学奖得奖作品为例,旨在探讨作家以
其高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方式,为后人提供了可供查阅和借
鉴的史志性资料,极大地加深了某一行业领域、某一历史时
期的人文底蕴。其中包括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对历史
的反思、 对现实的追问、对未来的预见、对人的尊重、对
自然环保的观察、对非人道现象及丑恶腐败现象的深刻揭露
与批判等理性内涵。
报告文学是以非虚构为规则,以社会关怀为主旨,以现
实生活为主要报告对象的兼具新闻性、文学性和思辨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