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S ××××—201×
PAGE
PAGE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实施
××××-××-××发布
氯硅烷中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Determination of methyldichlorosilane, trimethylchlorosilane and methyltrichlorosilane in chlorosilanes
???????????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预审稿)
YS/T xxxx-201x
i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ICS 29.045
H 17
YS/T ××××—××××
YS/T ××××—××××
PAGE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
PAGE 4
PAGE 6
氯硅烷中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氯硅烷中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的测定,三种含碳化合物的检测范围均为0.1mg/L~1000mg/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4844.3 高纯氦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3723 工业用化工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3 方法原理
将氯硅烷样品经液体进样口导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经毛细管色谱柱将氯硅烷主体和含碳杂质分开,采用全扫描方式定性含碳杂质的存在形式及其保留时间,用外标法对氯硅烷中碳杂质进行定量。
4 干扰因素
4.1 使用的化学试剂应当满足检测要求,纯度较低的试剂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且会造成较大的数据误差。
4.2 配制的标准溶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低温或常温储存都会对标准溶液的数据准确性造成影响。
4.3 环境湿度太高,易导致三氯氢硅的水解及影响液体的进样量。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试剂或材料。
5.1 高纯氦气:符合GB/T 4844.3中规定的的技术要求。
5.2 甲基二氯氢硅,色谱纯用高纯氦气保护。
5.3 三甲基氯硅烷,色谱纯用高纯氦气保护。
5.4 甲基三氯硅烷,色谱纯用高纯氦气保护。
5.5 氯硅烷, 色谱纯用高纯氦气保护。 碳杂质含量小于0.01 mg/L
5.6 苯,水含量<1mg/L,醇类含量<1mg/L
6 仪器和设备
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是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气相色谱各温度控制:温度范围优于20~300℃;
——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优于10阶;
——质谱范围:优于1.5~1090 amu;
——质谱分辨率:优于2M 单位质量分辨。
6.2 毛细管色谱柱,DB-VRX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的毛细柱
6.3 自动进样器
6.4 与自动进样器匹配带PTFE头的10μL自动进样针。
6.5 注射器,1mL。
6.6 色谱进样瓶,容量2mL。
6.7 电子天平,精确到0.0001g
7 试样
氯硅烷样品为无色透明无肉眼可见杂质的液体
8 分析步骤
8.1 参考分析条件
8.1.1 进样口温度:140-200℃;
8.1.2 接口温度:200℃;
8.1.3 离子源温度:230℃;
8.1.4 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30min;以30℃/min速度上升到150℃,保持2min.
8.1.5 进样量为1μL,脉冲分流,分流比为10:1
8.2 定性扫描
以氯硅烷(5.5)为溶剂用重量法将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都配制为约10mg/L的溶液,在GC-MS上进行全扫描确定保留时间,建议选择10:1分流比。
8.3 建立标准曲线
8.3.1 根据被测氯硅烷样品中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