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章课件-炼焦教材编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章课件-炼焦教材编辑.ppt

5.焦炭的质量 ⑴物理性质 主要成分为碳,是具有一定强度、块度的银灰色固体,内部有纵横裂纹,沿焦炭纵横裂纹分开即为焦块,焦块内含微裂纹,沿微裂纹分开即为焦体,焦体由气孔和气孔壁(焦质)。 真密度:单位体积焦质的质量。 视密度(假密度):单位体积焦块的质量。 堆密度:焦炭单位堆积体积的质量。 气孔率=(1-假密度/真密度)×100% =>P=(1-d0/d)×100% ⑵化学成分 ①灰分(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 不利,灰分越低越好 ②硫分 不利(硫易使生铁铸件脆裂) 硫是生铁冶炼的有害杂质之一,它使生铁质量降低。 在炼钢生铁中硫含量大于 0.07% 即为废品。 ③挥发分 鉴别焦炭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挥发分>1.5%为生焦 挥发分小于 0.5—0.7%, 则表示过火; 一般成熟的冶金焦挥发分为1%左右。 ④水分(一般为2%~6%) 水分要稳定,否则引起炉温波动。 ⑤碱性成分(K2O、Na2O) 由于其催化和腐蚀作用,能严重降低焦炭强度。 ⑶机械强度 ①耐磨强度M10 a:耐磨强度(M10↓、耐磨性↑) 当焦炭外表面承受的摩擦力超过气孔壁强度时,就会产生表面薄层分离的现象,形成碎末,焦炭抵抗这种破坏的能力称为耐磨强度。 b:转鼓测定耐磨强度指标M10 转鼓试验: 为了试验焦炭的耐磨性和抗碎性,通常采用转鼓试验。转鼓试验就是模仿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撞击、挤压、研磨,将一个十分复杂的受力情况加以简化的试验方法。 在转鼓中装入大于60毫米的焦炭50千克,以每分钟25转速度转动4分钟 M10一般用焦炭在转鼓内破坏到一定程度后,粒度<10mm的碎焦质量m1占式样质量m总的分数来表示耐磨强度。一般7%~11% M10= (m1/m总) ×100% ②抗碎强度M40(M40↑、抗碎性↑) a:抗碎强度 当焦炭承受冲击力时,焦炭沿裂纹或者缺陷处碎成小块,焦炭抵抗这种破坏的能力称为抗碎强度。 b:转鼓测定耐磨强度指标M40 粒度>40mm的块焦质量m2占式样质量m总的分数来表示抗碎强度。,一般70%~80% M40= (m2/m总) ×100% ⑷焦碳的反应性 ①反应性 大多数国家都用焦炭与 二氧化碳间的反应特性评定焦炭反应性。 是指与CO2的碳溶反应性 表6-1-11高炉用焦炭强度 转鼓强度指数(%) 级别 Ⅰ Ⅱ Ⅲ Ⅳ M40 ≥80.0 ≥76.0 ≥72.0 ≥65.0 M10 8.0 9.0 10.0 11.0 ②影响焦碳反应性的三大因素 a:原料煤性质(煤种、煤岩相的组成、煤灰分等) b:炼焦工艺因素(焦饼中心温度、结焦时间、炼焦方式等) c:高炉冶炼条件(温度、时间等) ③焦炭反应性(CRI % )的测定: 国内:CO2测定 称取一定质量的焦炭试样,置于反应器中,在1100+5℃时与CO2反应2h后,以焦炭质量损失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CRI)。 容积速率:  格良兹罗夫通过研究配煤半焦光片和煤热解过程中放射性照像,他认为煤粒热解所产生的液相,其相互扩散只限于煤粒表面。由于液相扩散,使分散的煤粒粘在一起,为煤粒间的缩聚作用创造了条件。也可以认为煤粒的黏结发生在煤粒之间的接触交界面上,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综上所述,煤在热解中要形成黏结好的半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足够数量的液相,能使分解的煤粒表面润湿并充满颗粒间的空隙; (2)胶质体的温度间隔足够大; (3)胶质体的流动性好; (4)胶质体有一定的黏度,能产生一定的膨胀压力,将软化的煤粒压紧; (5)液相分解缩聚所形成的固相产物和未分解为液相的固体颗粒,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6)黏结性不同的煤粒在空间要均匀分布。  三、煤的成焦机理 煤料慢速升温的成焦过程见图2-4。在550℃左右形成半焦,温度继续升高,半焦进一步分解,析出分子量最小的气态产物(主要是氢,也有少量甲烷),而不生成焦油,其原因是由于C脂—H和C芳—H断裂的结果。半焦分解同时还产生许多游离基,游离基发生缩聚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缩聚反应不断加强,使芳香碳网不断增大,碳网间的排列也越来越规则化。 前苏联的拉祖莫娃曾对不同温度下的加热固体残留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研究,碳网尺寸见表2-1。 在700℃以后,碳网尺寸增大较快,其原因是由于缩聚反应在该温度下剧烈的结果。半焦外型的变化产生裂纹,半焦热缩聚必然引起体积收缩,而焦块的刚性阻止其收缩,半焦内便产生了内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内应力不断增加,当内应力大于半焦本身的强度时,使半焦破裂形成裂纹。当温度达到1000℃时,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一定块度的

文档评论(0)

youngyu0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