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泻区形态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Ⅱ模型建立与验证-水利学报
水 利 学 报
2018年12月 SHUILI XUEBAO 第49卷 第12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8)12-1512-11
冲泻区形态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Ⅱ:模型建立与验证
邓 斌1,2,3 ,蒋昌波1,2,3 ,陈 杰1,2,3 ,杨树清3,4
(1. 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2.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14;
3. 长沙理工大学 水科学与环境工程国际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14;
4. School of Civil,Min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Wollongong,Wollongong,Australia 2522)
摘要:利用已建立的分段输沙率公式和实验数据,基于一维非线性浅水方程和床面变形方程,考虑两类共6种输
沙率公式,增加床面剪切应力和渗流源项,建立适用于冲泻区水沙动力特性的岸滩形态动力学耦合模型。采用典
型算例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耦合模型中采用TVD-WAF格式和分段输沙率公式在计算形态
变化时取得了较好的数值精度。进一步模拟了冲泻区内岸滩形态的变化特征,计算得到的水深、岸线轨迹和岸滩
剖面变化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讨论了不同摩阻系数和有无渗流对岸滩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泻区
形态动力学模型不能忽略床面摩阻和渗流的影响,本研究提出的分段输沙率公式适应于冲泻区的泥沙输运研究。
关键词:冲泻区;形态动力学;非线性浅水方程;床面摩阻;渗流
中图分类号:TV1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ki.slxb
1 研究背景
冲泻区是由短波和长波引起的水位波动交替覆盖和暴露的海滩区域,充分了解该区域水沙动力
[1] [2] [3]
特性对研究岸滩侵蚀机制和海岸洪水运动规律至关重要 。由于该区域进行水动力 和岸滩演变 测
量非常困难,对冲泻区高瞬态、薄层、湍流和多相流等水动力特征及其与床面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
非常有限。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冲泻区国际研讨会上,众多学者一致认为关于渗流对冲泻区沉积物
输运的影响以及形态变化的模拟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4]
近十年,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冲泻区水动力学数值模型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学者们基于雷诺
[5] [6-7] [1,8-9] [10]
平均N-S方程 、大涡模拟 、浅水模型 和边界层模型 等,开展了冲泻区水动力特性的研
究,对水深与流速的时空分布、岸线轨迹、紊动、波浪爬高、压力梯度、边界层流动等方面有了一
[1]
定的认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冲泻区水动力学数值模型上的改进 ,较少关注泥沙输运和岸滩形态
[11]
的数值研究 。
目前冲泻区形态动力学的数值研究,主要采用基于浅水非线性方程(NSWEs)的水深平均模型和
[1]
简化泥沙输运公式相结合来模拟 ,为掌握岸滩形态演变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成果。但这些模型中,
部分为定床模型,仅考虑其水动力特性,忽略床面摩阻、泥沙运动以及岸滩形态的影响;部分为动
床模型,一定程度上考虑床面摩阻以及床面变形的影响,但忽略了冲泻区内复杂的水沙运动特性,
如泥沙输运采用简单的经验公式、忽略岸滩水流出渗/入渗效应等;同时,这些模型存在数值处理格
收稿日期:2018-07-17;网络出版日期:2018-11-29
网络出版地址:http:///kcms/detail/1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