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温度反馈的机理及其对全球增暖的贡献ViewTableofContents
大大气气温温度度反反馈馈的的机机理理及及其其对对全全球球增增暖暖的的贡贡献献
胡晓明, 蔡鸣, 杨崧 and A . SEJAS Sergio
Citation: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9, 468 (2019); doi: 10.1360/N0 201 -00435
View online: /doi/10.1360/N0 201 -00435
View Table of Contents: /publisher/scp/journal/SSTe/49/2
Published by the 《中国科学 杂志社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一个气候系统模式中大洋热盐环流对全球增暖的响应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0, 269 (2005);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全球PNT 用户的贡献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6, 1 34 (2011);
赤道东太平洋增暖对全球大气30—60天振荡的激发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6, 115 (1991);
全球气候变暖的争议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5, 1529 (2010);
对话李一诺: 中国可以为全球健康做出独特贡献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 年 第49 卷 第2 期: 468 ~ 486
SCIENTIA SINICA Terra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 文
大气温度反馈的机理及其对全球增暖的贡献
1,2 3 1,2,4* 5
胡晓明 , 蔡鸣, 杨崧 , Sergio A. SEJAS
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
2. 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
3. Department of Earth, Ocean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Tallahassee, Florida 32306, USA;
4. 中山大学地球气候与环境系统研究院, 广州 510275;
5.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Climate Science Branch, Hampton, Virginia 03842, USA
* 通讯作者, E-mail: yangsong3@
收稿日期: 2017-12-11; 收修改稿日期: 2018-03-06; 接受日期: 2018-05-21; 网络版发表日期: 2018-07-23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 2014CB95390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2017A03031057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项目(编号: 17LGPY21)资助
摘要 大气和地表之间热辐射交换引起的地气温度耦合(即大气温度反馈)是影响地表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因子.
文章旨在阐述大气温度反馈机理, 讨论影响其强度和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 并以全球变暖为例, 论述大气温度反
馈如何与外强迫和气候反馈过程耦合最终对全球增暖产生贡献.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利用地表反馈响
应分析方法, 计算大气温度反馈核, 以此来阐述大气温度反馈的物理机制及其强度的空间分布与气候态温度、水
汽和云水含量空间分布的关系, 以及全球增暖加速期间大气温度反馈对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增加的贡献. 分析表明
大气温度反馈过程主要通过与气候系统外强迫和内部过程的耦合作用, 将各独立过程引起的地表能量收支异常
信号放大. 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反馈显著放大了CO2浓度升高、冰雪融化、水汽含量增加和海洋热量吸收减
缓引起的地表增暖, 削弱了云量增加引起的地表降温效应. 同时, 也放大了地表潜热通量增加造成的地表冷却效
应. 从全球平均结果来看, 全球快速变暖前后, 尽管外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引起的全球平均总地面直接能量
通量扰动为负, 但大气温度反馈造成的全球平均总地面能量通量扰动却为正, 且后者幅度远大于前者, 这导致全
球平均总地面净能量通量扰动正异常. 由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眼和火焰C如何确定机器人的射球角度和防守角度指引针.PPT
-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大气环流和季风降水-中国气象学会.DOC
- 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变化的特征时间尺度及其-云南大学学报.PDF
- 夏季极区中层顶光化诱发重力波不稳定研究ViewTableofContents.PDF
- 夏季北极密集冰区范围确定及其时空变化研究-海洋学报.PDF
-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南半球环流的联系*.PDF
- 夏季贝加尔湖阻塞高压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我国降水的-沙漠与绿洲气象.PDF
- 夏季的集跑课程进入了尾声各位跑友是否准备好验收这季的训练成果.DOC
- 夏季热带中太平洋SST异常型与中国东部夏季气候异常-大气科学学报.PDF
- 外国专门性及技术性工作人员在台毕业侨外生评点制-国际学生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