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地区被动微波SMMR亮度温度数据集.PDF

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地区被动微波SMMR亮度温度数据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地区被动微波SMMR亮度温度数据集

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地区被动微波SMMR亮度温度数据集 UUID: 1b025860-6cc1-4d39-bed2-edde54b3423e 中国地区被动微波SMMR亮度温度数据集 摘要 中国SMMR数据集主要是使用Nimbus-7卫星携带的扫描式多通道微波辐射计(SMMR)获得的微波亮度温度(TB)数据。包 含1978~1987年的06H、06V、10H、10V、18H、18V、21H、21V、37H、37V十个通道的每天两次(升轨降轨)亮度温度,其 中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1978年10月发射的雨云Nimbus-7太阳同步极轨卫星,搭载着微波传感器SMMR,是一台测量地表辐射的五个频率十通道的双 极化微波辐射计。它以约50.3°固定入射角扫描地表,幅宽780km,并在正午12:00(升轨)与午夜24:00(降轨)通过 赤道。SMMR时间分辨率为每日,但是每隔5—6天才重访同一地表一次。其特征值见下表。 SMMR若干特征值 通道 频率(GHz) 空间分辨率(km) 温度分辨(K)天线波速宽(deg) 37V/H 37.00 30 1.5 0.8 21V/H 21.00 60 1.5 1.4 18V/H 18.00 60 1.2 1.6 10V/H 10.69 97.5 0.9 2.6 6V/H 6.60 156 0.9 4.2 1、文件格式和命名: 每组数据均由遥感数据文件,.JPG图像文件和.met辅助信息文件,以及.TIM时间信息文件和相应的.met时间信息辅助文件 构成。 SMMR_Grid_China目录下的每组数据文件名及命名规则如下: China-EASE-N07-ML/HaaaabbbA/D.ccH/V.met(辅助信息文件) )。 2、坐标系及投影: 投影方式为等积割圆柱投影,双标准纬线为南北纬30度。有关EASE-GRID的相关详细信息,请参 考/globalgrids-book/ease_grid/。 如果需要将EASE-Grid投影方式转换成Geographic投影方式,请参照ease2geo.prj文件,内容如下: Input projection cylindrical units meters parameters 6371228 6371228 1 /* Enter projection type (1, 2, or 3) 0 00 00 /* Longitude of central meridian 30 00 00 /* Latitude of standard parallel Output Projection GEOGRAPHIC Spheroid KRASovsky Units dd parameters end 3、数据格式: 以整数形二进制存储,每个数据占2个字节。本数据集中实际存储的数据为亮温*10,读出数据后需除以10得到真实亮温。 空间分辨率:25km,12.5km (SSM/I 85GHz); 时间分辨率:逐日,从1978年至2007年。 4、空间范围: 经度:60°-140°东经; 纬度:15°-55°北纬。 5、数据读取 - 1 - 开,.met辅助信息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可以在ENVI和ERDAS软件中打开。 关键词 主题:SSMR,亮度温度,被动微波, 位置:中国, 时间: 学科:自然地理学, 地层: 数据分类 分类: 环境 地学信息 数据细节 投影:EASE-GRID 数据大小(MB):3222.34 数据格式:删格 缩略图和空间范围 N:53.9 W:73.2 E:135.5 S:17.8 时间范围 开始时间:1978-10-25 结束时间:1987-08-20 本数据引用方式 建议参考文献 数据DOI 项目支持信息 使用声明 1.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 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 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