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绘画论争中保守派主张的时代意义.docVIP

中国近代绘画论争中保守派主张的时代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绘画论争中保守派主张的时代意 义 摘要:“五四”以后,关于中国画前途问题的争论 此起彼伏,改革派和保守派是在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观念与中 国传统文人画观念交锋中前进的。以金城和陈师曾为代表的 中国画学研究会主张“精研古法,博采新知”对中国传统精 髓重新认知,强调文人画的精神价值。开创古物陈列所,组 织创办画刊,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的精髓。在青绿设色以及 深研两宋绘画上有所突破。保守派所做的努力对中国传统绘 画的发展和继承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论争;探索;画学研究会;传承 中图分类号:J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13) 02-0173-01 一、中国近代传统绘画发展历程的时代背景 “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批学子漂洋过海到西方学习新 知,归国后,一部分大力提倡西方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一部 分研究如何走出传统绘画的瓶颈。传统绘画在反传统的冲击 中保有自己的立场,他们洞悉了 “眩眼的繁复而迅速的思 潮”背后终究目的是振兴中国绘画。 梁启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是他于1920 年发表的《欧游心影录》中提出了 “西方物质文明,中国精 神文明”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具有人文色彩价值绘画的肯 定,这种主张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的 标志”①。1921年,杨光迪、吴宓在南京创办的刊物上提议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虽然在当时的环境中不被重视和 肯定,但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是耐人寻味的。 二、激烈的新旧论争 各界名流对于艺术的走向发表自己的言论,关于中国绘 画走向的新旧论争此起彼伏。1917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 画目》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吾 国画疏浅,远不如之”。同年,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 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 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 中传迗出的提倡新艺术的动机正是由于深感旧艺术的衰朽 恶俗。吕徵在《美术革命》一文中谈:“我国美术之弊,盖 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极加革命也”。陈独秀同样以《美术 革命》为题,发出“革王画的命”的呐喊。当然清朝独崇王 画,陈陈相因,有其腐朽的一面,但是通过当时名流的只言 片语也有一些激进,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写实技巧给绘画带来 的创新成就。 以西画的写实作为参照,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激烈地批判 是时代的选择,但是在对传统的继承性上,缺少了正视传统 的中国画的美学价值。当时积极吸收西方绘画技巧,对中国 绘画之颓唐进行进攻的称为“革新派”;坚持传统根基,珍 视传统的乃“保守派”。在上海、北京、广州各地出现了一 批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艺术家纷纷组织团体,以保存国粹、 研究传统为宗旨的社团,抵制无限度的西化。北方最大的是 “中国画学研究会”以金城、周肇祥、陈师曾等为代表,其 中金城主张“不率不忘,衍由旧章”以承继传统作为变法创 新的基础,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中国绘画的认识,得出两宋 绘画可与西方绘画媲美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金城形成了以 两宋工致严谨一派为中国绘画“常轨”正脉的艺术主张。改 变了戴熙曾云:“士大夫耻言北宗,马夏诸公不振久矣,余 尝欲振北宗,惜力不逮也。”②陈腐守旧思想。王一亭评 价金城:“新旧冶溶,故步不封”,复古中,金城实质上把 它看作是一种以复古为革新的策略。 在“西学东渐”的社会大背景下,保守派在理论和社会 活动上不断地给予反击。陈师曾在1921年发表的《文人画 之价值》作为文人画的总结性文章,“宜以本国之画为主体, 舍我之短,采人之长”含蓄的表达了创新建立在传统的基础 上。对于以写生为主,表迗写实情怀的西化体系加以批判, “抛弃古人的笔法,专意于写生,工则工矣,而其如非画何? 此照片之所以无价值也,何则?仅有形似而无神韵故也。” 他强调:作画“是性灵的,是思想的,是活动的,不是机械 的。” 在江南,吴湖帆、潘天寿立场坚定的维护中国传统,吴 湖帆针对明清写意画学衰颓倾向提倡宋元的规整,用唐宋的 设色弥补南派的缺陷,追求在艺术表现力上的完美。潘天寿 对写意推崇备至。黄宾虹一直徜徉在临摹和研究传统文化 中,他以“朝斯夕斯,终日伏案”的态度研究古人,兼收并 蓄,“不拘于一家,然后为得,”融会贯通,得宋元“浑厚 华滋”成为一代大家。 在传统的青绿设色上有新的突破。20世纪30年代中期 开始,张大千渐用张僧繇的没骨法和北宗惯常的青绿设色 法,所作的巨幅长卷《华山云海图》,张大千自跋:“此卷 初师僧舞法,既而略加勾勒,遂似李将军法。”鲜艳大胆 的色彩,既有传统的因素,又有新的变革。郑振铎曾赞祁良 的画:“最长于青绿山水画,尤能摹拟古代名作”。③画作 中浓郁青绿设色代替水墨淡色,浓郁饱满。 三、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探讨 中国文艺界,“国学保存会、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 文明雅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