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义中老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啥是意象?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忽变相,手中之竹,又 不是胸中之竹。 意象和意境 意象: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思乡、羁旅诗、闺怨诗 边塞诗、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悲慨、凄清 雄浑、苍凉 恬淡、典雅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一王昌龄《闺怨》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一一王昌龄《从军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荣格如是说 原始意象即原型一一无论是神怪,是人,还是一个过程一一都总是在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 的一个形象。这类意象赋予我们祖先无数典型经验以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们是许许 多多同类经验在心理上留下的痕迹。 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1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一一屈原《九歌?河伯》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一一江淹《别赋》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己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 名词。 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长亭 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 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 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一一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一一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一一李叔同《送别》 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溺上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瀰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送 别亲友常分手于此。因此,濡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 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 送君溺陵亭,溺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 肠处,麵歌愁绝不忍听。 一一李白《灞陵行送别》 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阳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一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渭城”、“阳关”。 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4 .阳关 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柳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一柳永《雨霖铃》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5 .劳歌 史料记载,南京城南有一个劳劳亭,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 伤。我国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劳劳亭的由来,是借用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诗句之意。“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 一一骆宾王《送吴七游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一一李白《劳劳亭》 植物类意象 .芳草 在古典诗歌中,往往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一一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一一李煜《清平乐》 植物类意象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一一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芭蕉》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一一吴文英《唐多令?惜别》44 植物类意象 2 .梧桐 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梧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髙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髙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一苏轼《卜算子》 梧桐前着一 “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植物类意象 2 .梧桐 桐木也可指品行髙洁。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一一孟郊《秋怀》 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 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 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 道: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