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诗词以景结尾的审美效果
云南镇雄657201
【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的历史,是审美的历史。 历代评家从美学的范畴而论及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主脑诗法,还是意境情彩, 抑或是风格练字,都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而在诸论述之中,于诗法上,论及诗 之结尾,“以景结尾”之法与“以情结尾”之法,均有肯定,而甚为评家所推崇 的,乃是“以景结尾”法。细究之,以景结尾如美人之回头一眸,极具含蓄美、 象外美、图画美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古典诗歌以景结尾含蓄美 象外美 图画美 女人之美,焦点在目。晋代艺术大师顾恺之说:“四体研蚩,木无
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1)强调的正是诗文美目之效。目美竞有 何效果?王实甫《丙厢记》云:“饿眼望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相思染病, 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2)钟情者正 于将尽之时,露其微动之色,“秋波一转”,竞使张生狂热而至沸腾,这正是美目 的效应。美目因可传情,故能使有心的鉴赏者想入非非,魂不守舍。
“秋波一转”妙绝如斯,无怪唐人许浑将古诗中以景结尾的写作技法喻 为“秋波一转”,尽解其令人飘飘然之妙。元人乔吉乐府章法论中虽有“风头、 豹尾”⑶之说,也即清代王士祯“大概lsquo;结rsquo;要响亮”之意。简言之, 这是强调结尾的短小有力,此种结尾充满着阳刚之美,而美人“秋波一转”的以 景结尾法,追求的则是令人魂牵梦系的阴柔之美。两相比较,后者多为诗家所青 睐。究其原因,“以景结尾”之法具有“移情入景,蕴藉悠长的含蓄美,因景入 虚,别趣生津的象外美,色彩明丽,层次分明的画面美”(4)。下面结合一些诗 篇,谈谈“以景结尾”的这三种审美效果。
移情入景,蕴藉悠长的含蓄美
含蓄,是指诗文隐约而言,使人思而得之。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
云:“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斯乃旧章之懿德,才 情之嘉会也。” (5)而论及“隐秀”之妙,刘勰赞之为“始正而未奇,内明而外润, 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6)这是对含蓄的审美效果的说明。然而通篇 的含蓄不免单调,缺乏变化灵动之美。宋代沈义父主张“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 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7)。显然这是从诗词的含蓄美的角度上论述的,这 也是对诗词创作的要求,而成功的古代诗人对此是极为追求的。唐代杜甫,作诗 “波澜老成”。其《缚鸡行》当是“以景结尾”的典例: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蚁于人何厚薄,吾化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吋,注0寒江依山阁。
这首诗大约作于代宗大历元年,诗人于偶然之中,看到家中的小奴正在 缚鸡,欲买于市。鸡被缚急了便边叫边挣,“相喧争”把小鸡人格化了,缚鸡这 个细节生动活拨,富有生活情趣。经诗人询问,方知是家中人讨厌鸡食虫蚁,伤 害生灵,故而要将小鸡卖了。而诗人料到小鸡卖了会遭到宰烹,认为人不应该厚 此薄彼,便喝斥小奴解去缚鸡之绳。这吋作者又陷入沉思:放了鸡,虫蚁岂不又 要遭殃?既要顾全虫蚁,又要顾全小鸡,究竟该如何是好。左右为难之际,诗人 便放开鸡虫得失,依着山阁注视着浩荡寒江,遥望大江东去。陈师道称:“鸡虫 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8)王嗣奭说:“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9) 由此可见诗人一颗仁慈之心,艽中己然包含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无奈。沈德潜 说此诗结尾“宕开一笔,妙不说尽”(10)。的确,此诗结尾之妙。一是突然宕开, 由议论转入写景,使诗陡峭转折,由实入虚,呈摇曳生资的空灵美;二是将上面 议论内容突然收起,将不尽之意化入写景之中,让读者凭经验去领悟思考。这“美 人”冋眸的“一转”,正体现了 “以景结尾”的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因景入虚,别趣生津的象外美
中国古代艺术意境最根本的美学特征,就是强调要充分发挥艺术创造中 的“虚”的方面的意义与作用,能够以实出虚,虚中冇实。作者并不把景物写尽
说透,只是在关键之处点到为止,启发读者的丰富想象力,努力引导读者进入作 品设置的暗示、象征的更为广阔的境界之中。这就是《诗品》中所说的“超以象 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15)的境界。而这种“象外之象”、“味 外之旨”、“韵外之致”都主要集中在诗的结句。结句因景入虚,别趣生津。
清代画家邹一桂先生强调“实者逼肖,虚者自出”,道出了创造意境的 奥秘。试想,在把握虚实技巧的基础上,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并 合乎以景结尾、由实入虚的审美要求,这样的诗自然“不思量,自难忘”。苏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极佳的一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 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doc VIP
- 注册化工工程师专业案例分析.pdf VIP
- 5.1植被(教学课件)(共50张PPT)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VIP
- 小学初中手抄报word可编辑模板 抗日小报.doc VIP
- Part1-2+Unit2+Community+Life课件-【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3).pptx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七中物理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大学英语6级词汇.pdf VIP
- 2025年合肥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执法证考试题库(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