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精品课件第五章 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pptVIP

最新版精品课件第五章 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列强与世界 一、列强瓜分非洲的斗争 二、列强在中亚的争夺 三、列强在远东的角逐 一、列强瓜分非洲的斗争 15—18世纪中期:在非洲沿海地带占据据点。从事奴隶贸易,远没有深入非洲腹地。 18世纪晚期——19世纪晚期:内地探险(英法最积极) 19世纪晚期: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几乎侵占整个非洲 1、列强全面瓜分非洲的原因 (1)这是由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的。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技术上的进步,为列强瓜分非洲提供了技术保障。 (3)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4)非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5)西方国家的探险家已基本上完成了对非洲内陆地区的地理探险活动,从而为殖民者进一步深入非洲提供了可能。 大卫·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英国探险家、传教士,维多利亚瀑布和马拉维湖的发现者,非洲探险的最伟大人物之一。 2、英国占领埃及(1882年) 约公元前333年埃及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法老时代结束。 公元前48年罗马统帅恺撒支持女王克里奥帕特拉掌握政权。 公元前30年屋大维率军占领埃及,灭托勒密王朝,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 640年阿拉伯进攻埃及,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属地。 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占领开罗,埃及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省。 1798年 拿破伦率法国军队入侵并占领埃及。 1801年~1802年英国与土耳其联军打败法军,埃及重归奥斯曼统治。 186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 1882年 英国宣布埃及为英国“保护国”。 1922年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埃及王国成立。 1952年 埃及独立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与大西洋,又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3、法国占领突尼斯(1881年) 4、比利时占领刚果河流域与1884—1885年柏林会议 Henry Morton Stanley, (1841 –1904), was a Welsh journalist and explorer famous for his exploration of Africa and his search for David Livingstone. Stanley is often remembered for the words uttered to Livingstone upon finding him: Dr. Livingstone, I presume? 刚果(金)即刚果民主共和国、民主刚果,也曾称“扎伊尔”;刚果(布)即刚果共和国。两个国家的法语名称均为“CONGO”,因此加缀各自首都简称来区别两国国名———“金”即“金沙萨”,“布”即“布拉柴维尔”。刚果金更大面积234. 5万平方公里. 刚果布:面积34.2万平方公里。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荷、英、法、比相继侵入。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把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天的刚果(金),刚果河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布)。1960年两国获得完全独立。 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在俾斯麦的主持下,举行了柏林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比、美、俄、葡等15个国家。会议签署了包括36条的总议定书。会议确认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领有“刚果自由邦”(今扎伊尔),包括刚果河河口地带。会议规定:贸易自由和刚果河航行自由;任何国家以后在非洲取得领土必须是“实际有效的占领”,而且要通知各缔约国。 柏林会议是一次赤裸裸地瓜分非洲的会议,是列强争夺非洲的新起点。柏林会议之后,根据“有效占领”的原则,列强对非洲人民进行残暴的武力征服;根据领土占有必须通知各缔约国的协议,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划分了势力范围。 “有效占领”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土地时,必须通知其他国家,且证明其占领“有效”,否则不予承认。列强在划分领地时,这些国家通常的做法是,先在地图上画好边界线,然后派军队沿途插上本国国旗。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划分的这种随意性严重损害了非洲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极为复杂的民族问题,还酿成非洲国家间此起彼伏的边界冲突与战争。 5、法绍达事件 Fashoda Incident 1898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而在尼罗河上游的苏丹小镇法绍达(今科多克)发生的冲突。因法国政府考虑到自己在法绍达的兵力有限,尤其在法德对抗的形势下不宜再同英国发生冲突,遂决定对英妥协,于1898年11月命

文档评论(0)

文库创作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