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巧 留 思 维 空 间
——小议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化学组 陈维清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我认为,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画家画画,不会铺天盖地,布满画纸,而总会留点空白。同样,有经验的教师从来不会“满堂灌”,而是在细针密线,鞭辟入理的同时,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那么,如何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呢?结合老教师的经验和我的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八种方法。
一、抛砖引玉法
所谓“抛砖引玉法”,就是在课堂讲授时,教师讲关键,点要害,把线索思路抛出去,然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引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好比射箭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张满了弓,却不发箭,让学生自己把箭射出去。
例如,在讲解钠的性质时,我先做一个实验:钠与水的反应。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后,我总结投影: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声,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
我把关键字眼用着重号标出来,让学生分析:钠为何能浮?能熔?“闪亮”说明它的颜色怎样?是什么力量使它游动?“嘶嘶” 声何来?溶液变红说明有什么物质生成?这样,我启而不发,指方向而不带路,讲学法而不讲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把问题的答案说出来,学生的记忆便深刻了许多。
二、演绎归纳法
所谓“演绎归纳法”是指教师在帮助学生温习旧知,扫除障碍,作好铺垫,唤起联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出重点,得出结论,形成规律。即我演绎,学生归纳。
如习题课上某一类题的解法,可通过一组或几组不同的例题,描绘出大致的轮廓,帮助理清思路,而解题方法或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例如:解一些关于无机框图题的时候,由于题目字数少,特别要审好题意及所提供的信息 ,具体解题步骤:
(1) 审读——仔细读题,审清题意。读题,包括阅读求解要求。求解要求,往往亦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这点不能忽略。“读审”是解题的基础。
(2)找析——找准“题眼”,即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然后联系信息及所学旧知识,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找析”是解题的关键。
(3)解答——看清要求,认真解答。“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4)检验——看推理是否符合题意。“检验”是解答正确的保证,必不可少。
三、蜻蜓点水法
如果说演绎归纳法是教师演绎,学生归纳,那么蜻蜓点水法则相反。此法教师只在重点、关键处点拨一、二,给学生以简单的提示。大量问题则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
例如,对于如下习题:
CS2能够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若将0.228gCS2在448mLO2中充分燃烧后,试计算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
许多学生拿到题后,即开始进行过量计算,然后计算生成气体多少,余下气体多少……结果做得满头大汗还未有结果。此时我板书出方程式稍加点拨:“仔细观察一下物质的系数”。学生恍然大悟。但具体解法留给学生自己去思索。
四、举一反三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中也应如此,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对于某一类问题,只需抓住典型范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以揭示规律,形成思路,而同类教材的其他内容,则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让学生发散思维,触类旁通。例如,对于如下练习:
解答此题,一、考虑这几种气体的收集方法;二、考虑该仪器组按当前的放置方式:(1) a口进可收集什么气体?(2) b口进又可收集什么气体?三、将该仪器组正着放:(1) a口进可收集什么气体?(2) b口进又可收集什么气体?(3)如将其中装满水呢?如果装满饱和食盐水呢?教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多问,在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博,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五、蓄势推导法
为得出某个问题的结论,教师循循善诱,抽丝剥茧,把思考不断引向深入,把矛盾逐步加以披露。就在学生心理矛盾交错,欲解难解之际,教师高屋建瓴,进行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揭示问题的本质,以导出“真相”,学生自然得出结论,达到知识的彼岸。即所谓“水到渠成”。
例如,我在讲授“气体摩尔体积”时通过把构成物质的微粒比作宏观的球,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得出结论。我先问学生:“相等数量(例如一百个)的篮球与乒乓球分别紧密堆积,谁占的体积大?”学生回答后追问:“如果分别隔10米远放一个球呢?”“球的体积分别由什么决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然后告诉学生“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或原子)在固态或液态时间距很小,而在气态时间距则大得多。而且在温度、压强一定时,各种气体的微粒间距基本相等。”经过这一番酝酿推论,学生豁然开朗,“气体摩尔体积”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基本规则.doc VIP
- 肿瘤内科护理常规.pdf VIP
-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6-2022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失效条款对比分析.pdf VIP
-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指南2025》解读(2).docx VIP
- 船员起居舱室.pdf VIP
- 慢性肾脏病PPT【71页】_20212085.pptx VIP
- 《闻鸡起舞》儿童绘本成语故事演讲ppt课件(图文).pptx VIP
- 6.1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pdf VIP
- 山西汾酒-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汾酒复兴进阶.pdf VIP
- 中建一局集团公司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手册(2013版)(OCR).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