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第二节 俾斯麦与德意志的统一
【参考书】
1、{联邦德国}卡尔·博恩等:《德意志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91年。
2、{英}艾伦·帕麦尔:《俾斯麦传》,商务印书馆82年。
3、丁建弘、陆世澄主编:《德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91年。
一、德意志统一运动重新高涨的背景
(一)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割据局面形成了空前尖锐的矛盾,由此推动了统一运动的重新高涨。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道路”
(二)普鲁士王朝战争道路成为唯一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统一德国的道路。
1、无产阶级领导的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
2、资产阶级领导。
3、奥地利皇室领导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
4、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领导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
(1)普鲁士的政治体制从封建君主制演变成地主-资产阶级君主制,赢得了德意志资产阶级的好感。
(2)普鲁士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邦国,所领导的关说同盟已扩大为内部市场,小德意志地区已实现经济一体化。
(3)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
二、统一前普鲁士方面的准备
1、在“宪法纠纷”中压制资产阶级,维持容克地主在国家政权中的主导地位。
○“宪法纠纷”(1862-1866年)
2、提出了统一德国的正确政策——“铁血政策”。
□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王国首相 (1862~ 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1815年4月1日生于施滕达尔附近的申豪森庄园,出身容克世家。大学毕业后不久,回庄园经营农业。他采取资本主义农场的经营方式,逐渐成为资产阶级化的容克。政治上属于顽固的保守派。德意志1848年革命时期,反对德意志统一,亲俄、亲法、亲奥。1851~1859年,任普鲁士联邦议会驻法兰克福的代表后政治态度发生剧变,认定德意志统一是无法阻止的,要维护普鲁士的君主政体和容克利益,只有普鲁士掌握统一的领导权。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2年改任驻法大使,进一步了解到东西强邻阻止德意志统一的图谋,确信必须以武力统一德意志。1862年9月,被普王威廉一世任命为首相,10月8日又被任为外交大臣。当时普鲁士议会否决了威廉一世的扩军计划,威廉一世准备退位,王朝面临危机。俾斯麦执政后,不理睬资产阶级的违宪指责,进行大规模军事改革。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只有通过铁和血才能达到目的。”主张通过王朝战争,“自上”实现德意志统一。在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他施展各种手腕,造成有利于普鲁士的国际局面,然后各个击破对手,建立起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65年晋封为伯爵,1871年兼任帝国宰相,并晋封为亲王。
□俾斯麦通过武力和普鲁士王朝战争方式实现德国统一的政策。
※孙炳辉等:《评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世界历史》81年2期:是完成德国民族统一任务的有力手段,是一种推动德国历史前进的具有革命意义的暴力,对其应基本肯定。
三、统一的过程
1、德丹战争:1864年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石勒苏益格在北部,有少数德意志人;荷尔斯泰因在南部,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多数为德意志人。
2、普奥战争:1866年
1866年,两个德意志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战争。亦称“七周战争”。1866年6月,普鲁士出兵进入奥地利控制的荷尔斯泰因,并宣布改组德意志邦联草案,把奥地利排斥于邦联之外,从而挑起了战争。意大利和北德一些小邦加入普方;巴伐利亚、汉诺威、萨克森等加入奥方,双方总兵力:普方为63万人,奥方为58.5万人。战争开始后,由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统率的普军很快占领荷尔斯泰因和德国中部、北部各邦。7月3日,23万奥军和29万普军在柯尼希格雷茨(今捷克斯洛伐克的赫拉德茨-克拉洛韦) 城附近的萨多瓦地区决战,由总司令贝内德克指挥的奥军大败,共伤亡被俘4万余人, 普军损失约1万人。7月20日,普、奥缔结停战协定,8月23日在布拉格签订和约,普取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汉诺威、 黑森、拿骚、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等地,奥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随之瓦解。翌年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没有奥地利参加的北德意志联邦,为俾斯麦凭借铁血手段最后统一德国进一步准备了条件。在这次战争中,普军之能迅速获胜,除外交上拉拢意大利孤立奥地利外,军事上主要是指挥坚决果断,善于利用铁路实施战略集中和机动,先于敌手装备和使用先进的发射速度较快的后装针发枪等,是其重要原因 。
□萨多瓦战役
3、普法战争:1870-1871年
□埃姆斯急电: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1870年7月13日从埃姆斯温泉发给柏林首相府的急电,内中说明他对法国大使的谈话。俾斯麦篡改了电报内容,使之具有侮辱法国人的含义,并选在7月14日——法国国庆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