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处理原则 促进液体重吸收 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处理方法 热敷:扩血管、利循环、促吸收、减损伤 改善早期缺血。对渗漏早期造成的缺血性改变疗效肯定,特别是对缩血管药物、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引起的渗漏损伤尤为适用。 对已发生的严重缺血性(若超过24小时多不能恢复,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损害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热敷可使其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增快,耗氧增加而促进坏死。 处理方法 冷敷:缩血管、慢吸收、促灭活、限损伤、减疼痛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渗漏。(但长春新碱和鬼臼类外渗后立即热敷) 冷敷还可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一般在24--48h内。 处理方法 药物湿敷: 50%Mgso4--适用于血管通透性增高外渗引起的渗漏性损伤,而对高渗液渗漏引起者反而会加重组织脱水,使局部病变加重。 75%—95%酒精--可用于葡萄糖酸钙、20%甘露醇、酚妥拉明、某些抗生素、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及普通静脉输液的渗漏。 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拮抗剂的应用: 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处理方法 局部封闭: 刺激性、毒性药物渗漏或任何药物引起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变紫变黑或 坏死。 封闭方法: 将药液沿外溢边缘的周围向外向内多点注射。 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 深浅最好在渗漏区底部,不可过线。 封闭量不宜过大,否则可造成或加重骨筋膜间隔综合症,最终造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 非封闭法 立即停止输液 更换输 液器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护
远安县妇幼保健院
液体渗漏了! 病人痛苦 → 工作压力 医疗纠纷 、、、、 前言 四级医疗事故 局部位注射造成组织坏死 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 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主要内容 概念 原因分析 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概念 静脉输液过程中,若发生静脉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中,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和神经、肌腱与关节的损害,临床上常称之为“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原因 药物因素 机械因素 血管因素 物理因素 药物因素 酸碱度 渗透压 刺激性 药物毒性作用 I型变态反应 药物因素 PH<7.0为酸性 PH<4.1为强酸性 PH>9.0为强碱性 血液PH值为7.35-7.45,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血管内膜。 部分药物的PH值 药物因素 血液渗透压:280-320mosm/L 药物的渗透压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渗透压越高,血管刺激越大。 研究证明若渗透压>600mosm/L,24小时即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部分超高渗溶液的渗透压 引起输液渗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阿拉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垂体后叶素 高渗性溶液:50%葡萄糖、20%甘露醇、肠外营养(TNP ) 阳离子药物: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钾 化疗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丝裂霉素、氮芥等 碱性溶液:碳酸氢钠,20%磺胺嘧啶钠、硫责妥钠 抗生素:以红霉素多见,其次头孢菌素、苯唑青霉素 其他:复方中药制剂、血液、造影剂、安定、海洛因 化疗药的分类 按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类 1 .腐蚀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组织发疱甚至坏死 2.刺激性药物:指化疗药物能引起注射部位或静脉径路疼痛,可有局部炎症反应、静脉炎、局部过敏反应。 化疗药物刺激程度分类 腐蚀性 刺激性 非刺激性 放线霉素D酶 卡莫司汀(BCNU) L—门冬酰氨 柔红霉素 替泥泊苷(VM26) 阿扎胞苷 多柔比星 紫杉醇 卡铂(CBP) 表柔比星 多柔比星脂质体 环磷酰胺 吡柔比星 链佐星(STZ) 异环磷酰胺 伊达比星 左旋苯丙氨酸氮芥 氟尿嘧啶 去甲柔红霉素 氟尿苷 氮芥 丝裂霉素 机械因素 机械因素致输液渗漏较多见 止血带结扎过紧或时间过长 反复穿刺 针头固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