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体副词“还”的形式语义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VIP

汉语体副词“还”的形式语义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 A Formal Semantic Approach to Mandarin Aspectual Particle hai 摘 要 本论文旨在运用生成语法来构建及推导汉语体副词还的形式语义。我们以 Krifka对焦点的分类为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汉语体副词 “还”的预设是什么?(2)如何形式化表征体副词“还”的预设?(3)体副词“还”相关句 的延续义如何产生的?(4)“还”与量化副词“常常”、“总是”有什么区别? 跟Ippolito的观点一致,我们认为汉语体副词“还”与英语体副词still一样基 本义是添加算子。“还”预设部分为某一事件(该事件为语境中突显的事件)的情 状时间与说话时间前某一时间重叠,而“还”的断言部分为某一事件(该事件为语 境中突显的事件)的情状时间与说话时间重叠。“还”的语义有以下几个特征:1)“还” 预设部分为命题,即预设某一事件(该事件为语境中突显的事件)的情状时间与 话题时间前某一时间重叠,而“还”的断言部分为谓词P表示的事件的情状时问与 话题时间重叠;2)“还”带有三个论元:(1)话题时间,类型为f,(2)事件,类型为 ,以及(3)谓词P,即AspP的指谓,类型为,ff,因此“还”的语义类型为 f,,订f;3)“还”对谓词P有一定限制条件,即在话题时间t之前存 在一时间t’使得语境中突显的事件取值为真,只有该预设成立,才存在一事件, 即谓词P所表示的事件,在话题时间取值也为真。 与still不同的是,still的预设部分和断言部分所表示的事件为同一事件,而“还” 预设部分和断言部分所表示的事件是否为同一事件,跟事件的情状体有关。当“还” 与无界类事件动词共现时预设部分的事件和断言部分的事件具有累积性从而产生 了持续性义而当“还”与有界事件动词共现时,预设部分的事件和断言部分的事 件不具有累积性因而没有延续义。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比较了“还”与量化副词“常常”、“总是”的不同。 一方面,“还”可以与体标记“了”、“过”共现,而“常常”和“总是”不能。另 一方面,“还”可以出现在A一不一A疑问算子前,不阻断A一不一A疑问算子取宽域。 我们认为这与量化副词“常常”、“总是”源于体副词“还”的核心义是添加义。 关键词:体副词;还;添加算子;预设;断言 万方数据 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 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is work presents an absolutely semantic approach that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architecture and explain the derivations of mandarin aspectual particle hai.Framed in Krifka’S classification of focus operators,this work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iowing questions:(1)What is the presupposition of aspectual hai—bearing sentences?(2)How the presupposition of aspectual hai—bearing sentences can be compositionally derived? (3)Where does the“continuity”reading in aspectual hai—bearing sentences come from? (4)How does hai differ from such adverbs of quantification as changchang and zongshi? Following Ippolito(2007),we argue that similar to its English counterpart still, aspectual hai is an additive operator which presupposes that the T-SIT of an eventuality(a contextually salient event)overlaps a past time and asserts that the T-SIT of an eventuality(a contextually salient event)also overlaps the speech time.We propos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aspectual hai in reference to Ipplito’S point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