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浸出药剂2010.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概述 §6 药酒与酊剂 §2 汤剂 §7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3 中药合剂 §8 茶剂 §4 糖浆剂 §9 浸出药剂质量控制 §5 煎膏剂 §1 概述 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浸出药剂——采用适宜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中药中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而制得的一类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二、浸出药剂的种类 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大致可分四类 —水浸出剂型:如汤剂、中药合剂等。 —含醇浸出剂型: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等。 —含糖浸出剂型:如煎膏剂、糖浆剂等。 —无菌浸出剂型:如中药注射剂等。 —其他浸出剂型:如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 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 §2 汤剂 一、概述 汤剂(汤液)——将中药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 煮散——以中药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药剂。 饮——以沸水浸泡药物,去渣取汁制成的服用剂量与时间不定或宜冷饮的液体药剂。 二、汤剂的制备与影响质量因素 1.汤剂的制备 煎煮法——先在中药饮片或粗粒中加适量的水浸泡适当时间,然后加热至沸,并维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滤取煎出液,药渣在依法重复操作1~2次,合并各次煎液即得。 2.影响汤剂质量因素 ①中药品种:符合《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的要求 ②饮片炮制:符合《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的要求 ③中药粒径:根据实际情况 ④煎药器具:自动煎中药机 ⑤煎药火候:“沸前武火,沸后文火” ⑥煎煮用水:经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用量为中药的 5~8倍,或加水浸过药面2~10cm ⑦煎煮次数:一般2~3次,可酌情增 ⑨特殊中药处理: 先煎 后下 包煎 烊化 另煎 冲服 榨汁 胶艾汤 【处方】川芎6克 阿胶(烊化)6克 甘草6克 艾叶9克 白芍12克 干地黄 12g 【制法】以上药物,取出阿胶,将其余6味置煎器内,加水300ml,煎30分钟,滤取药液。再加水250ml,煎20分钟,滤取药液。将两次煎出液合并,置煎器内,加入阿胶,温和加热烊化,即得。 【功能与主治】补血调经,安胎止崩。治血虚寒滞所致的小腹疼痛、崩漏不止,月经过多,妊娠下血,胎动不安,产后下雪,淋漓不断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分2次温服。 §3 中药合剂 一、概述 合剂——中药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 口服液——单剂量包装的合剂。 合剂特点 –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 –克服汤剂临用煎煮麻烦,应用方便 –剂量小、口感好 –单剂量密封包装便于携带、贮藏和服用,质量稳定 二、制备方法 1.浸提 一般按汤剂的煎煮方法进行浸提。 也可根据药材有效成分特性,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其他溶剂,采用渗漉法、回流法等方法浸提。 3.浓缩 浓缩程度一般以每日服用量在30~60ml为宜。浓缩程度原则上为汤剂1日量改制成合剂量在1日内用完。 经醇沉净化处理的合剂应先回收乙醇,再浓缩,每日服用量控制在20~40ml。 浓缩完毕,根据需要合理选加矫味剂和防腐剂。 4.分装 药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矫味剂、防腐剂等搅匀后,可按注射剂制备工艺要求粗滤、精滤后,灌装于无菌洁净干燥的容器中,或者按单剂量灌装于指形管或适宜容器中,密封。 5.灭菌 一般采用煮沸灭菌法或流通蒸气灭菌法或热压灭菌法。亦有在严格避菌操作条件下,灌封后不经灭菌,直接包装者。 小青龙合剂 【处方】麻黄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细辛62g 甘草(蜜炙)125g 法半夏188g 五味子125g 【制法】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药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炙甘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药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法半夏、干姜按照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渗漉液浓缩后,与上述浓缩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再浓缩至1000ml,加入防腐剂适量与细辛、桂枝挥发油,搅匀,即得。 【功能与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贮藏】密封,遮光。 玉屏风口服液 【处方】黄芪600g 防风200g 白术(炒)200g 【制法】以上三味,将防风酌予碎断,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药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二味中药混合,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适量乙醇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