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形式等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代表作有《沁园春 雪》《七律 长征》《纪念白求恩》等。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知识链接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报道。 特点:1.报道及时。2.内容真实。3.语言简洁准确。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引标题、正标题、副标题。 电头:稿子来源,发稿时间地点,发稿记者。 芜湖( ) 摧枯拉朽( ) 荻港( ) 纷纷溃退( ) dí kū wú kuì 一、读一读 二、记一记 溃 退: 摧枯拉朽: 溃败后退。 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1.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要素。 2.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1.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要素。 时间:二十一日; 地点:长江前线; 人物:敌我双方; 事件起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事件结果: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2.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自主学习,析新闻: 1.“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2.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3.这则消息中,毛泽东对我人民解放军的看法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2.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3.这则消息中,毛泽东对我人民解放军的看法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高度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这篇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说自己的感受。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2.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中带有感情色彩。找一找本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1.这篇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说自己的感受。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勾勒几笔,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2.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中带有感情色彩。找一找本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①其实,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新闻时,总是在文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②本文一些句子中的词语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细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列举文中用语的精炼、铿锵处,说说精妙处。 语言品析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