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人单元阅读复习文档
写了谁 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什么为什 为什么这样写 阅读文章的步骤: 1.浏览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找准句段,细细体会。 3.紧扣中心,提炼观点。 写了谁 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外 17 7 下一页 我的老师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红润的嘴唇和一头乌黑的头发。说话十分亲切,我特别喜欢她。 老师很关爱我们。有一次我生病了,烧的很厉害,我觉得头很晕,倒在了地上,妈妈立即把我送到了医院,等我醒来后,发现老师和妈妈都在我的身边,我问妈妈老师怎么来得,妈妈说:“你晕倒后老师就来了”,从那以后,老师天天来看我,还给我补习功课,我认真的听,老师讲的可好了,她还给我出了几个题,我全都作对了,老师说:“一定要加紧学习,早日康复,同学们都等着你回去呢。” 经过医生和妈妈的细心照顾,我的病终于好了,妈妈把我送到学校,正赶上我们班小考,我把题都做完了,不知道对不对,过了一天,老师发卷了,同学们的心情都很紧张,我也包括在内,老师喊到我的名字时,我正在想,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我肯定没有考好,而老师说我的分数是100分,我都不敢相信了,我拿卷子的时候,老师说:“一定要继续努力”。我不会让老师失望的。 谢谢你我的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好成绩来回报您。 返回 返回 李云同学是一位机灵、淘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红扑扑的脸上,不论是鼓鼓的腮帮,还是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jī)逗人。 投宿荒凉的古寺 啃食干粮 冒险品尝草药 返回 三处不同角度的描写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 厚厚的蜘蛛网。 投宿古寺 到处是灰尘 断垣残壁 厚厚的蜘蛛网 长满了 (李时珍说)“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啃食干粮 破庙 家里 万民得福 我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冒险尝药 接过 翻出 端详 扯下 嚼嚼 若有所悟 写 1.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2.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徐悲鸿励志学画》 返回 苏老师中等身材,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 苏老师教数学,对我们要求严格,一丝不苟。有一次,数学测验后,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溜了一眼分数,还行!顺手把试卷往书包里一塞,早把“改完试卷中的错误一定要给老师看一看”的要求丢到脑后去了。没想到, 我这举动早被苏老师看在眼里,她走过来对我说:“你错了一道题,改完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我知道。明天再说吧!”苏老师严肃地说:“马上改,不要让一道错题过夜!”我只好把试卷从书包里翻出来,苏老师站在我座位旁一直盯着我改完,又让我说出错题的病因,才离开我。从此以后,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漫不经心: 。 2 .你认为文中的“我”哪些举动和讲话不正确?用“ ”画出来。 3 .苏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表现在哪些地方?用“ ”标出。并正确抄写在横线上。 。 。 4.这段话运用了 和 、 的描写,体现了苏老师对我们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的形象。 5. 这段话的重要内容是: 围绕这个意思,具体写了 这件事。 6. 给这段话加上一个结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