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曲stract氦诱生微孔对硅中低浓度杂质吸除的研究
摘要曲stract
氦诱生微孔对硅中低浓度杂质吸除的研究
凝聚态物理专业
研究生唐有青 指导老师龚敏
半导体工艺中无意引入的金属杂质的污染会极大损害器件性能,为了将金 属杂质从器件的有源区吸除,吸杂技术被广泛的研究,器件尺寸的不断缩小和 新的金属化工艺的不断出现更需要能在低温有效吸除的技术。近年来一种新的 吸杂技术一氦微孔吸杂技术因其对金属杂质显著的吸除效果而备受关注。这种 方法是通过高剂量的氦离子注入硅中并低温热处理形成微孔对杂质进行吸除。 已有实验结果表明,微孔吸杂的效果优于磷吸杂或背面损伤吸杂作用。而过去 的工作多集中在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研究氦微孔对有意掺入金属杂质的硅片的吸 除特性,对无意引入的低浓度金属杂质的器件吸杂效果的研究却非常少,这方 面的研究是氦微孔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必经之路。
本实验从漏电流的角度研究了氦微孔对无意引入的低杂质浓度金属的二极 管的吸杂效果,得出了氦微孔吸杂技术的优化的热处理工艺,证明了氦微孔对 金属杂质强大的吸除能力。实验重点研究双面抛光二极管,二极管由电阻率1~ 3Q·cm,厚度为300p m,(111)晶向的n型直拉硅(CZ)片制成,将硅平面 二极管背面注入能量100Key,剂量l×10”/cm2的He+,以未注入He十的二极管 作为其对比。通过这两类二极管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热处理前后二极管反向漏 电流密度,。值的变化情况的比较,考察氦微孔的吸杂情况。并与相同工艺条件 下单面抛光二极管的实验结果比较。本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优化氦微孔吸杂热处理工艺的研究。首先,所有样品进行700
℃1hr的热处理以形成微孔。之后二极管分别进行退火温度700℃6hr、800。C 6hr、900℃6hr和退火后快、慢降温方式下,。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吸除热处理
摘要曲Stract温度对于吸杂效果至关重要。氦微孔吸除热处理合适温度条件是800℃,冷却
摘要曲Stract
温度对于吸杂效果至关重要。氦微孔吸除热处理合适温度条件是800℃,冷却 条件是慢降温方式。第二阶段,氦微孔吸杂效果的研究。采用做有二极管的大 硅片在700℃lhr+800。C6hr+慢降温的热处理条件下对微孔吸杂的效率、均匀性 进行实验。氦微孔在双面抛光硅片上显示了很好的吸杂效率和均匀性,77%的注 氦微孔二极管经过热处理,。值从0.08~11趔/cm2降到了0.032,埘/cm2以下; He+注入粗糙背面的二极管也有相当好的吸杂效果,但总体上要弱于抛光背面的 吸杂效果:且单、双面抛光片的L值的最大降低幅度都达三个数量级,证明了 氦微孔强大的吸杂能力。
关键词:氦微孔 吸杂 热处理 二极管 漏电流
摘要abstractStudy
摘要abstract
Study on Gettering of Low Contamination by
Helium·-implantation--formed Cavities in Silicon
Major: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Student Tang You·qing Advisor Gong Min
Metal impurities unintentionally introduced into Si wafers during various device process steps are very harmful to device performances.Many getfef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by removing metal impurities from the active region of a device.Reduction in device size and introduction of new moralization processes require more efficient geRering techniques working at lower temperatures.Recently,a new gettering technique,
which cavities formed by high-dose helium-implantation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at lower temperature is efficiently at gettering metal impurities,has been concentrated.Some previous experiments have sho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电子邮件营销方法的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的临床意义分析-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国家创新系统下的科技税收政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docx
- 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docx
- 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docx
- 顾客与企业赢利能力关系分析-企业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国债市场与宏观经济调控-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
- 顾客与企业赢利能力关系研究-企业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光电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无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光分组交换网络中光缓存技术的研究-光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