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燥湿药中药基础知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除寒凉性外,性偏苦燥,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善治疗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病症。如湿热泻痢腹痛,黄疸口苦,两胁疼痛,湿热淋证,带下,湿疹湿疮等。 黄芩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生用,或酒炙或炒炭用。 处方用名: 黄芩、炒黄芩、黄芩炭、酒黄芩 黄芩 黄芩 黄芩 黄芩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胆、脾胃、大、小肠。 功 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芩 临床应用: 1、湿热内蕴所致的多种病症。 ⑴ 湿温、暑湿证——配茯苓皮、白豆蔻、滑石。如黄芩滑石汤。 黄芩 ⑵ 湿热中阻——配黄连、半夏、干 姜。如半夏泻心汤。 ⑶ 湿热泻痢——配芍药、黄连、木香。如芍药汤。 黄芩 ⑷ 湿热黄疸——配茵陈、大黄、栀子等。 ⑸ 湿热淋证——配木通、生地。如《本事方》火府丹。 黄芩 ⑹ 痈肿诸疮 配黄连、黄柏、栀子等。 黄芩 2、 热病壮热烦渴——黄连、栀子 少阳证寒热往来——柴胡、半夏 黄芩 3、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咽喉肿痛,如 《丹溪心法》清金丸。 黄芩 4、血热妄行吐血、衄血,配伍大黄、栀子等。 5、血热胎动不安 ,常配伍白术同用。 黄芩 用法用量:煎服,3~10g。 黄芩 柴胡——和解少阳,主寒热往来。 大黄——清泻肺火,主肺热咯血。 桑白皮——泻肺平喘,主肺热咳喘。 荆芥——解肌表热,主外感发热。 白术——安胎对药,主胎动不安。 黄芩 黄芩分枯芩与子芩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热,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黄芩 总之,黄芩为常用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味苦气寒直折火势,尤善清肺热及上焦实热,兼清它经之热及肝胆胃肠湿热,故为湿热、实火必用之品。 黄芩炒鸡蛋 主料:黄芩嫩茎叶150克、鸡蛋150克。 调料:葱花、精盐、味精、食油等各适量。 制作:将嫩黄芩苗去根去杂洗净,切2毫米小节,用开锅焯后,捞出清水再洗,降低苦味及黄色。鸡蛋磕入碗内搅匀。锅上火加油烧热,下葱花煸香,倒入鸡蛋加精盐煸炒成蛋花。用铲子推至一边。锅内再加油至热,倒入黄芩小碎段单炒几下,再和鸡蛋花一起翻炒,加入调料,炒匀,即可装盘上桌。 作用:具有滋阴润燥,益脾清胃的功效,并对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肺热咳嗽等病症有疗效。 生地黄芩竹叶汤 【原料】 生地黄15克,黄芩15克,淡竹叶25克,白糖适量。 ?【制法】 1. 以上三味分别洗净,置瓦煲内,加水4碗,煲出味,去渣,加白糖调味搅匀。2. 饮用几次即可治愈。?? 治疗口腔溃疡 。 黄芩 黄芩清肺解少阳, 安胎通淋实大肠, 上焦诸热为主剂, 黄疸泻痢吐衄良。 黄连 来 源: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生用或炒用。 处方用名: 黄连、川连、姜黄连、酒黄连、吴萸连 黄连 黄连 黄连 黄连 黄连 黄连 性味归经: 苦,寒。 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功 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 1、湿热泻痢——常配伍木香,如香连丸。或配伍黄芩、葛根,如葛根芩连汤。 黄连 湿热中阻脘腹痞满——黄芩、半夏 胃热炽盛——石膏,如石连散 肝火犯胃——吴茱萸,如左金丸 脾胃虚寒——白术、干姜,如连理汤 黄连 热病高热神昏——石膏、玄参 热病伤阴—白芍、阿胶 心肾不交——肉桂 如交泰丸 血热吐衄——大黄、黄芩 黄连 湿疮——黄柏、枯矾 疔毒——栀子、连翘 牙痛——石膏、升麻等 目赤肿痛——夏枯草 黄连 5、消谷善饥——可配伍生地、天花粉等。 黄连 本品大苦大寒,过量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阴,阴虚津伤者慎用。 黄连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姜黄连善清胃热,和胃止呕; 吴萸连善舒肝和胃止呕。 黄连乳 小儿夜晚鸣哭不安,每日如此,似有规律,称夜鸣。本病有心热、脾寒、惊骇三种类型。 心热型夜鸣:有每到夜间啼哭不止,无明显病症,有啼声洪亮、面赤唇红等症状,可采用此方。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先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和匀,入糖即成。每次饮10~20毫升,每日3次。 低血压的食疗偏方 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当归头6O克,黄连5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