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1月本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14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 观察组予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 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悸临床疗效肯定,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心悸;炙甘草汤;疗效心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惊悸、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已的一种病证,临床常呈阵发性,一般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 常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心律失常,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见。 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心悸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等特点[1-2]。 笔者2007年2月~2010年1月,采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悸72例,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月~2010年1月本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144例。 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2002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悸的诊断标准[3]。 ②证型诊断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 ③自觉心跳不安,症状持续发作>1周,间断发作>4周。 ④年龄在22~70岁之间。 ⑤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成对、频发、连续出现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动过缓心率<40者,或完全性及不完全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②合并有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贫血者。 ③合并严重脑血管病及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共纳入144例,其中,男78例,女66例;年龄22~70岁,平均5172±914岁;病程1周~8年,平均29±14年。 将其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两组患者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病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005。 12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 药物组成炙甘草12,生姜10,桂枝9,人参9,生地黄40,生白芍15,阿胶6,麦冬10,麻仁10,大枣10枚。 随证加减心阴不足者,加柏子仁12、五味子10、酸枣仁15;善惊痰多者,加黄连10;心血不足者,加当归25、龙眼肉12、白术10;阴虚火旺者,加知母15、黄柏10;心阳不振者,加龙骨10、牡蛎10、附子8;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者,加茯苓158、附子8、白术10;心血瘀阻者,加桃仁15、红花10、丹参20、川芎15;合并有高血压者,加钩藤20、生龙骨10、生牡蛎10、五味子12。 以上诸药水煎服,取汁约250,每日1剂早晚分服,7剂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用量从625开始,5~7递增1次用药剂量,每次增至上次剂量的2倍,连续口服4周。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心律失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中医证候消失;显效心律失常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明显好转;有效心律失常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有所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未见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12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采用检验和χ2检验。 二、结果两组心悸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24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次数比较,观察组31617±11684次,对照组45356±1323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三、讨论心悸的病名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但早在《内经》已有心悸症状的类似记载,如《素问·痹论篇》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心悸的病位在心[5]。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6]。 《丹溪心法》指出责之虚与痰。 《伤寒明理论·悸》曰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 因而临床以益气滋阴、补血安神、复脉定悸治之。 炙甘草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第一百八十二条中用治于脉结代,心动悸的经典名方,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滋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子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压力容器日常检查表.docx VIP
- 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公益传播分析:2025年趋势与案例报告.docx VIP
- (7.8)--3.3.3开采水平大巷布置(三).pdf VIP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内审汇编 资料.pdf VIP
- 最全中西医病名对照.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基于FPGA和CoaXpress的图像采集回放系统.pdf VIP
- 《机电传动控制》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中小学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提示(5份)_51.docx VIP
- 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