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柴铁劬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DOCVIP

针灸临床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柴铁劬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針灸臨床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 柴鐵劬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教授) 元.杜思敬輯《濟生拔粹.針經摘英集》:「其病並依穴針灸,或有不愈者何?答曰:一則不中穴;二則雖中穴,刺之不及其分;三則雖及其分,氣不至出針;四則雖氣至,不明補瀉,故其病成。」 今人或但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或惟用藥而不知針灸者,皆犯孫真人所戒也。而世所謂醫者,則但知有藥而已,針灸則未嘗過而問焉」。灸捷於藥,藥與灸不可偏廢。針灸藥相須為用,方為良醫。 本人總結如圖: 一、選穴: 選穴如選將,用穴如用兵,用穴如用藥。藥有藥性,穴有穴性,治療同一症狀的不同穴位其作用機理有天壤之別,故臨床根據病機的差異選擇不同的穴位是針灸取穴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對穴位命名的深入理解是正確理解穴性的金鑰匙。 ☆穴名如人名地名,古人非輕易命名一物,每一名均有一定的意義。 ☆孫思邈《千金翼方》說:「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 ☆古人對腧穴命名,上察天文,下觀地理,中通人事,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結合對人體生理病理的理解、腧穴分佈特點主治作用的認識,而賦予一定的名稱。 清代程知(扶生)著《醫經理解》對腧穴命名意義曾作以下概括: 「經曰:肉之大會為穀,小會為溪,謂經氣會於孔穴,如水流之行而會於溪穀也。海,言其所歸也。淵、泉,言其深也。狹者為溝、瀆。淺者為池、渚也。市、府,言其所聚也。道,裏,言其所由也。室、舍,言其所居也。門、戶,言其所出入也。尊者為厥、堂。要會者為關、梁也。丘、陵,言其骨肉之高起者也。,言其骨之空闊者也。俞,言其氣之傳輸也。天以言乎其上,地以言乎其下也……。」 正確理解穴名對瞭解穴性有極大的幫助,舉例如下 手太陰肺經的中府、雲門二穴,均主治咳嗽、氣喘、胸痛,但肺氣虛可致諸症、肺氣郁閉亦可致諸症,如何區別之?兩穴穴名恰恰隱含了古人對兩穴穴性的深刻理解。 中府:府指府庫,為貯物之所,中府為肺氣會聚之所,為肺之清氣與水谷之穀氣合而化生的宗氣會聚之所,亦有主全身氣機作用。故名中府,為人身宗氣會聚之所。 雲門:肺氣聚於中府,經雲門而疏布外達,如雲升於幽谷,轉瞬而飛升流布,流布速且廣,如此肺氣才能宣發暢行《針灸大成》曰:「治壯人之郁則宜,若老人郁症,針此則傷正。」(宜取豐隆引氣降下,解郁而氣不耗損) 可見:中府、雲門兩穴同主咳嗽、氣喘,但雲門主開、主外,中府主合、主內(納),肺氣在中府會聚,輸注於雲門而暢布全身。 上肢有手陽明大腸經的下廉、上廉,下肢有足陽明胃經的上巨虛(別名:上廉)、下巨虛。《靈樞?本輸》:「膝下三寸,胻(heng)骨外三里也,;複下三寸為巨虛上廉也,複下三寸為巨虛下廉也。」穴在胻骨外側,故名為廉。 四瀆:(手少陽三焦經,陽池與肘尖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橈骨之間) 四瀆:《史記?封禪書》:「四瀆者,江淮河濟也。」穴如溝渠、水道,三陽絡會合手三陽經之經氣,至本穴,經氣如川瀆之水,浩浩蕩蕩,盛行於經脈之中,如四水浩浩然行於河道之中矣。 主治:1耳聾、暴喑、齒痛2上肢痹痛均為氣機阻痹之症。 下肢有中瀆穴,三焦者,主一身之氣,手足少陽上下同主。故上肢有四瀆,下肢有中瀆(足少陽經)。 人中:督脈之穴。上有鼻,司呼吸,通於天氣;下有口,納五穀,通於地氣,人居天地之間,穴居二者之中,故名人中。鼻不能吸天之清氣,口不能納五穀之氣,乃天地不得交通,人命垂危之象。故人中穴可通天地之道而開竅醒神。 由此可見,僅用英文代碼指稱穴位完全棄置了穴名的深刻內涵。「當名辨性」深知穴名,是瞭解穴性的金鑰匙。 二、揣穴 腧穴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腧」通「輸」,輸注、轉輸的意思。「穴」,隙也,裂隙也,凹陷也,空竅也。《素問?氣府論》將腧穴解釋為「脈氣所發」。《靈樞?九針十二原》:「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 針刺前以手指在穴位處進行揣摩、按壓,以定腧穴的方法,稱為揣穴,亦稱定穴或摸穴。其目的是揣摩肌肉的厚薄、孔隙的大小、指感的位置,分撥妨礙進針的肌腱、血管等。以確定進針的方法和深淺。《針灸大成》:「凡點穴,以手揣摸其處,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於中庶得,進退方有准。」 《難經.七十八難》:「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者,先以左手壓按所針榮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內之。」 三、進針法:正確掌握進針深度 1.雙手進針法:雙手進針法,即左手按壓爪切,右手持針刺入,雙手配合進針的操作方法 。 (1)爪切進針法:又稱指切進針法,臨床最?常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切固定針穴皮膚,右手持針,針尖緊靠左手指甲緣迅速刺入穴位(如圖) 。 (2)夾持進針法:多用於3寸以上長針。左手拇、食指捏持針體下段,右手拇、食指持針柄,將針尖對準穴位,雙手配合,迅速將針刺人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如圖)。 (3)舒張進針法:左手五指平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