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从小麦纹枯病的病原、田间消长规律、发生危害特点等方面出发,研究分析了小麦纹枯病重发的原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发生;综合防治技术小麦是河南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其生产丰欠直接关系到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 近年来,随着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小麦群体增大,小麦纹枯病连年重发生,轻则影响养分输送,重则导致小麦后期倒伏,形成大量枯白穗,致使小麦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 笔者分析了小麦纹枯病的成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促进小麦的生产。 1病原,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无性世代-1称禾谷丝核菌,由-1、-3、-6、1等4个菌丝融合群,无性世代-4、-5称立枯丝核菌,均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据检测,小麦的丝核菌属禾谷丝核菌-1融合群,是优势菌丝融合群,占88~92。 禾谷丝核菌-1融合群侵染引起云纹状病斑,立枯丝核菌-4融合群侵染引起褐色病斑[1]。 禾谷丝核菌-1融合群的菌丝无色,不产生无性孢子,生长温限5~30℃,适温20~25℃,温度达30℃时生长明显受抑,325℃时生长停滞;立枯丝核菌菌丝体生长温限7~40℃,适温26~32℃。 2田间消长规律21冬前侵染期小麦发芽后病菌即可侵染,以侵染芽鞘和叶鞘为主,3叶后达发病高峰,一般年份11月底病株率8~12,重发年份病株率可达30以上。 22越冬期越冬后气温下降,不利于菌丝侵染,病害停止发展,病情基本稳定,外病叶枯死后,病株率降低,带菌病株成为翌年春季主要侵染源[2]。 23横向扩展期翌年2月中旬后,随着气温上升病菌开始侵染,2月底3月初进入发病盛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发病盛期,一般年份盛期病株率40~50,重发年份达60以上。 24病情加重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降雨少、阴雨天气少、气温高的年份,病情发展不快,反之,病菌则向横方向快速发展,病斑高度迅速上升,侵茎率和病情指数激增。 25枯白穗发生5月中下旬后,重病株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3发生危害特点31发生面积大一般年份,周口市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40~472,占种植面积的60~70,重发年份发生面积达552以上,占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中2007年全市发生面积5562,占种植面积的83,1998年全市发生面积5942,占种植面积的88。 32发生危害程度据周口市近10年的小麦纹枯病统计资料显示,1998、2007年发生程度为5级,其余年份为4级,属中等偏重发生或大发生。 一般年份枯白穗率1~2,小麦减产10万左右,重发年份枯白穗率3以上,小麦减产15万以上。 33品种间差异明显据周口市县植保站2003—2007年调查,周麦19、周麦18、周麦16、新麦18、丰舞981、豫麦70-36、太空6号、矮抗58、豫麦49-198、郑麦9023、兰考矮早8、偃展4110等品种的病株率分别为496、397、607、395、492、345、562、364、667、510、751、400,白穗率分别为37、18、131、180、65、107、146、55、10、120、333、10。 周麦18、新麦18、郑麦9023对纹枯病抗性好,病株率和白穗率都较低,周麦16、豫麦70-36、太空6号、兰考矮早8对纹枯病抗性差,其他品种抗性一般。 34年度间差异明显据多年统计资料显示,不同年份间差异明显,重发生年份与轻发生年份有很大差异,重发生年份白穗率是轻发生年份白穗率的几倍至十几倍。 35田块间差异明显单施氮磷肥的田块较测土配方施肥田块发病重,病株率、病指、白穗率明显升高,一般分别提高10~20、4~7、03~10个百分点。 4影响因素41菌源量小麦纹枯病病菌是土传真菌,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连年重发生,土壤中菌量连年积累,菌源量大。 42品种抗性通过多年调查,目前周口市主栽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性较差,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 43气候条件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气候变暖,降雨量增大,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44施肥技术种植小麦时,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只重视施用氮磷肥,不施钾肥或施用钾肥不足,以致使小麦的抗病性降低。 45播期播量一般年份,10月5—15日周口市的小麦播种60~70,播量1875~26252,播期偏早,播量偏大,致使小麦冬前旺长,群体大,个体弱,小麦抗性降低,田间通风透光性差,利于病害发生危害。 46拌种与管理技术播种时药剂拌种面积小,常年药剂拌种167万~233万2,仅占种植面积的36~50;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时期,仅40~50的田块早春喷雾防治1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