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取向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与大学生的就业取向紧密相关,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未来职业以及就业倾向的认知。地方本科院校要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要使他们充分认知就业形势,要增强他们的就业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就业引导,从而消解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取向;引导对策
1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方法
1999年以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迅速成为了令人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众多学者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均认为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如孙吉收集的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56万,是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1.83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1]陈瑶、王甜甜总结道:大学生毕业人数基数不断增长;就业区域集中;就业领域单一化,总之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2]但是,朱绵庆和黄金辉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就业难”并不是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指大学生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及高薪岗位就业难。[3]很显然,多数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归咎于宏观的经济社会政策或者大学生就业认知问题。其实,大学生对就业的认知的确有一些偏差,但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想到大城市或高薪行业或岗位,那么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其就业取向如何,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咸阳师范学院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了100名毕业生,涉及到数学、化学、小教、社工等多个专业,男女比例为3:7,城镇户口人数为19人,农村户口人数81人,独生子女占22%,非独生子女占78%,向他们发放了“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3份。然后对这9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他们对就业形势、专业前景、择业倾向和就业主动性的认知,从其就业取向了解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引导之策。
2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取向的调查
2.1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知。与大学生就业取向直接相关的因素之一是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从当前来看,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包括:就业总体形势、就业信息的获得、就业压力。首先,对于问卷中“你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的回答,70%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很难”;19%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较好,就业较容易”;4%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了解”。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可以通过往届师兄、师姐的就业状况以及人才招聘会的签约情况,对目前的就业总体形势有客观的、具体的认知。其次,对于问卷中“你时常关注就业方面的信息和动态吗?”的回答,30%的人选择了“时常关注”,60%的人选择了“不怎么关注”,10%的人选择了“说不清”。至于其中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回答“关注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可见,大学生对就业的前途有些渺茫、窘迫和不知所措。第三,对于问卷中“你认为目前就业压力大吗?”45%的人回答“不知道”,30%的人回答“毕业后再说”,25%的人回答“压力大”,从中似乎可以发现大学生对就业已经有些无奈了、伤感了。以上调查说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了解较肤浅,对就业的总体形势有一定了解,但了解得还不够理性和充分,在铺天盖地的大量有关“就业难”的信息面前产生了恐慌、焦虑、担忧或者无奈和随性。另外,一些就业信息中充满着虚假、蛊惑的内容,使大学生不愿意关注就业信息,认为通过相关网络渠道投寄就业简历,不会有什么结果。因此,可以说“就业难”已经不只是大学生个人的认知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整个社会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工具性、观念性的理性引导。2.2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未来职业的认知。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而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定位影响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其对所学专业前景的心理预期。在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对“你认为所学专业前景如何?”的回答,有4人认为所学专业很有前途,56人认为有一定前途,3人认为无所谓前途,24人认为无前途,6人认为根本没前途。与之相关的问题“你对在本专业就业的未来预期如何”的回答,61人选择了“期待就业形势好转”,13人选择了“前途渺茫”,6人选择了“信心十足”,14人选择了“随遇而安”。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较强的认同,认为既然选择了所学专业,就要立足本专业,学好本专业,争取学懂、学精,期望以后在本专业的所属领域从事工作。但由于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就业范围不甚了解,多数仅局限于本专业的对口行业,而对与之有关的行业了解太少,以至于狭隘地认为本专业就业面很窄,这也就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2.3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包括就业方式、就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