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抗心肌缺血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抗心肌缺血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ppt

也称胆酸隔离剂(bile acid sequestrants) 药物:考来稀胺(cholestyramine) 考来替泊(colestipol) 影响胆固醇吸收药 (胆汁酸结合树脂) ????????????????????????????????????? 肝 肠腔 血浆LDL LDL 受体 胆固醇 乙酸 胆汁酸 HMG-CoA还原酶 络合剂 + 胆汁酸 胆固醇 7α-羟化酶 1 2 减少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 加速LDL的分解代谢 阴离子交换树脂,服后吸附肠内胆酸,阻断胆酸的肝肠循环,亦加速肝中胆固醇的分解为胆酸,与肠内胆酸一起排出体外,血胆固醇因而下降。 用于Ⅱa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机理 有便秘、反流性食管炎和恶心等,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华法林、洋地黄类、噻嗪类利尿药和β受体阻断药的吸收。 不良反应 为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 1. 大剂量应用可抑制肝脏合成和释放出极低密度脂蛋白; 2. 抑制脂肪细胞释出游离脂肪酸,从而降低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3. 增高高密度脂蛋白; 4. 扩张血管。 用于各种高脂血症,也用于心肌梗死 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药 烟酸(nicotinic acid) TG的分解减少 脂肪组织 合成TG 的原料 (FFA) 游离脂肪酸 肝脏 脂肪酶 烟酸 VLDL LDL 血浆中 VLDL经脂蛋白脂酶分解 IDL LDL(是VLDL的最终产物) 烟酸(尼克酸,nicotinic acid)调血脂的作用机制 1. 增强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而降低血甘油三酯,也降低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并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2. 减少组织胆固醇沉积、降低血小板粘附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和减低纤维蛋白原浓度,从而有抑制血凝的作用。 用于Ⅱb. Ⅲ. Ⅳ型高脂血症. 苯氧酸类(贝特类)作用机理 OFR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还可氧化LDL,通过产生ox-LDL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和促进泡沫细胞形成等一系列病理过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形成。因此,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意义。 抗氧化剂 1. 阻碍肝脏中胆固醇乙酸酯生物合成阶段,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但也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2. 抑制LDL的氧化修饰; 3. 剂量:500mg,每日2次口服; 4.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头痛、眩晕、短暂性转氨酶增高等。 普罗布考(probucol) n-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油酸,alpha-linolenic acid, ALA),如20碳5稀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和22碳6稀酸(docosahexaenoic, DHA),如鱼油(鱼、鲸等)和海洋生物藻及贝类等; n-6单价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linoleic acid,LA ),如20碳3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如植物油(玉米油、亚麻籽油和月见草油)含有较多。 多烯脂肪酸类 1. 抑制脂质在肠道的吸收和胆汁酸的再吸收; 2. 抑制肝脏脂质和脂蛋白的合成,促进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 3. 降低血TG、VLDL、胆固醇、LDL; 4. 增高HLD的作用。 5. 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血栓形成。 作用机理 硫酸多糖(polysaccharide sulfate): 肝素(heparin) 低分子量肝素(LMWH) 硫酸类肝素(heparan sulfate) 硫酸软骨素A(chondroitin sulfate A) 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 保护动脉内皮药 1.保护血管内皮:带大量阴电荷,吸附血管内皮表面,防止血小板等有害因子的粘附; 2. 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 3. 预防血管狭窄。 作用机理 Question 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联合用药的机制是什么?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点在哪?有哪些药物? 肝脏起源的脂代谢示意图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体内过程的特点: 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仅为8% 舌下含服易经口腔粘膜吸收,又可避免口服后肝脏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达80%,作用迅速 经皮肤吸收,在前臂或前胸涂抹2%的油膏,也可用皮肤贴剂。 临床应用(三忌:忌大量用、忌长期用、忌突然停药) 对各型心绞痛均有效,用药后能中止发作,也可预防发作。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 多数不良反应是其血管舒张作用所继发。 剂量过大,可使血压过度下降,冠状动脉灌注压过低,并可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心率、加强心肌收缩性,这反而会使耗氧量增加而加重心绞痛的发作。 连续用药后,可出现耐受性。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