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一、干涉的基本原理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 干涉现象. 1801 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1773 —1829) 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 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由一般光源获得一组相干光波的办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光学装置(干涉装置)将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波(源波)分为若干个波。由于这些波来自同一源波,所以,当源波的初位相改变时,各成员波的初位相都随之作相同的改变,从而它们之间的位相差保持不变。同时,各成员波的偏振方向亦与源波一致,因而在考察点它们的偏振方向也大体相同。一般的干涉装置又可使各成员波的振幅不太悬殊。于是,当光源发出单一频率的光时,上述四个条件皆能满足,从而出现干涉现象。当光源发出许多频率成分时,每一单频成分(对应于一定的颜色)会产生相应的一组条纹,这些条纹交叠起来就呈现彩色条纹。 1、劈尖的等厚干涉测细丝直径 见图 7.2.1-2 ,两片叠在一起的玻璃片,在它们的一端夹一直径待测的细丝,于是两玻璃片之间形成一空气劈尖。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时,如前所述,会产生干涉现象。因为程差相等的地方是平行于两玻璃片交线的直线,所以等厚干涉条纹是一组明暗相间、平行于交线的直线。 设入射光波为 λ,则第 m级暗纹处空气劈尖的厚度 由上式可知, m=0 时, d=0,即在两玻璃片交线处,为零级暗条纹。如果在细丝处呈现 m=N级条纹,则待测细丝直径 具体测量时,常用劈尖盒,盒内装有两片叠在一起玻璃片,在它们的一端 夹一细丝,于是两玻璃片之间形成一空气劈尖,见图 7.2.1-2 。使用时木盒切勿倒置或将玻璃片倒出,以免细丝位置变动,给测量带来误差。 2、利用干涉条纹检验光学表面面形 检查光学平面的方法通常是将光学样板(平面平晶)放在被测平面之上,在样板的标准平面与待测平面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薄膜。当单色光垂直照射时,通过观测空气膜上的等厚干涉条纹即可判断被测光学表面的面形。 (1) 待测表面是平面 两表面一端夹一极薄垫片,形成一楔形空气膜,如果干涉条纹是等距离的 平行直条纹,则被测平面是精确的平面,见图 7.2.1-3 (a),如果干涉条纹如图 7.2.1-3 (b)所示,则表明待测表面中心沿 AB 方向有一柱面形凹痕。因为凹痕处的空气膜的厚度较其两侧平面部分厚,所以干涉条纹在凹痕处弯向膜层较薄的 A 端。 (2) 待测表面呈微凸球面或微凹球面 将平面平晶放在待测表面上,可看到同心圆环状的干涉条纹,参看图 7.2.1-4 。用手指在平晶上表面中心部位轻轻一按,如果干涉圆环向中心收缩, 表明面形是凹面;如果干涉圆环从中心向边缘扩散,则面形是凸面。这种现象 可解释为: 当手指向下按时,空气膜变薄,各级干涉条纹要发生移动,以满足式 ( 2), 3、用牛顿环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当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放在一平面玻璃上时,见图 7.2.1-1 ,在透镜的凸面与平面之间形成一个从中心 O 向四周逐渐增厚的空气层。当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来时,从空气层上下两个表面 反射的光束 1 和光束 2 在上表面相遇时产生干涉。因为光程差相等的地方是以 O 点为中心的同心圆,因此等厚干涉条纹也是一组以 O 点为中心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称为牛顿环。由于从下表面反射的光多走了二倍空气层厚度的距离, 以及从下表面反射时,是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而存在半波损失,故 1、2 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式中 λ为入射光的波长, δ 是空气层厚度,空气折射率 n ≈ 1 。 当程差 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为暗环,若第 m 个暗环处的空气层厚度为 ,则有: 由图 7.2.1-1 中的几何关系,以及一般空气层厚度远小于所使用的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R,即,可得: 式中是第 m个暗环的半径。由式( 2)和式( 3)可得: 可见,我们若测得第 m 个暗环的半径便可由已知 λ求 R,或者由已知 R 求 λ 了。但是,由于玻璃接触处受压,引起局部的弹性形变,使透镜凸面与平面 玻璃不可能很理想的只以一个点相接触,所以圆心位置很难确定,环的半径也就不易测准。同时因玻璃表面的不洁净所引入的附加程差,使实验中看到的干 涉级数并不代表真正的干涉级数 m。为此,我们将式( 4)作一变换,将式中半径换成直径,则有: 对第 m+n个暗环有 将( 5)和( 6)两式相减,再展开整理后有 可见,如果我们测得第 m 个暗环及第( m+n)个暗环的直径、,就可由式 ( 7)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 R。 经过上述的公式变换,避开了难测的量和 m,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这是物理实验中常采用的方法。 二、干涉法测微小量的原理与干涉仪绘制草图 1、实验内容 用干涉法测微小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