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气机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谓之气机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气通过不息的运动发挥各种功能活动,维持人的生命。气的运动一旦停止,意味着生命活动也将终止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2.气的运动形式 3.气的运动与脏腑的关系 (1)五脏而言 心肺在上,上者宜降 肝肾在下,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2)六腑而言 六腑以降为顺,宜降 降中寓升(小肠吸收水谷精微) 4.气运动的生理病理表现 生理表现:气机调畅 气的运行畅通无阻 气的升降出入之间平衡协调 病理表现 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失调 气机不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阻 5.气机失调具体表现 (1)气滞:气机运行不畅,局部或全身阻滞不通 局部表现——闷、胀、痛 (2)气逆:不顺为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或脏腑之气逆乱 肺气上逆 胃气上逆 肝气上逆或横逆 常以 为多见 5.气机失调具体表现 (3)气陷:气虚不能上升或下降太过 以脾气下陷常见 (4)气脱:气不能内守,大量外逸,致全身功能突然衰竭 如大汗亡阳引起的气脱 大出血引起的气随血脱 (5)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又称“气结” (一)推动作用 生理表现: 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推动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推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 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一)推动作用 病理表现:气虚推动无力 生长发育迟缓、早衰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减退 血行迟缓——血瘀 津液停滞——痰饮、水湿、水肿 (二)温煦作用 1.含义:温暖,指气有温煦人体的作用。气是机体产生热量的物质基础,因动而生阳为热,气是机体热量的来源 《难经·二十二难》:“气主煦之” 2.生理表现 (1)温暖机体,维持体温的恒定 (2)温煦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3)维持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正常运行 如《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3.病理表现 气不足则寒,气有余则热 《诸病源候论》:“夫脏气虚,内生寒也” 《素问·刺志论》:“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丹溪心法》:“气有余便是火” (三)防御作用 1.含义:气具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维护机体健康的作用 2.生理表现 (1)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驱邪外出,防止病邪损害机体 (3)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3.病理表现 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防御功能减弱 病后难愈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四)固摄作用 1.含义:控制,统摄,约束之意 气对于体内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2.生理表现 (1)固摄血液,防止溢出于脉外 (2)固摄汗液,尿液,使其有节制的排出,防止其异常流失 (3)控制唾液、胃肠液的分泌 (4)固摄精液,防止妄泄而耗损 3.病理表现 《景岳全书》: “人以卫气固其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 “滑精者无非肾气不守而然” 各种出血证 多汗、多尿、自汗、尿失禁 遗精、滑精、早泄 妇女带下过多,滑胎 气失固摄 ( 五 )营养作用 1.含义:气是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 2.作用表现: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其生理活动 3.病理表现:脏腑组织器官失养,功能活动减退 第四节 血 一、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血的生成 《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饮食物 肾精 水谷精微 营气 津液 肺吐故纳新 血液 髓 心肺 心火化赤 化生 脾胃 精血互化互生 二、血的生成 血液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脾胃、心、肺 肾、肝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水谷精微 营气 津液 肾精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 女 子 养 生 五 防 一防子宫寒:女子为阴最怕寒(生殖结构) 二防脾胃寒:人的脸就是胃经。上眼睑为脾,下眼睑为胃,两者发黑,胃寒。鼻子毛孔粗大,胃寒。额头发黑,胃寒。(生气、郁闷、忍、冷饮) 胃经走向:经过喉咙,经过乳房,经过肚子。 三防带脉不通畅。 四防痰湿 四防情绪防肝郁(修智慧,大气大胆) 世界范围内,抗生素的耐药周期也由1960年的20年,1980年的10年,缩短到2005年的2年。不少人预计,10-20年内,对于真正的感染性疾病,世界将无药可用!面对西医如此严峻的形势德国已经率先举起了挺中医的大旗。在德国,医疗管理部门,建议医生和患者广泛地采用中医疗法,这是就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的B. Clair Eliason先生,在新英格兰州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