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新生儿溶血的检测.ppt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新生儿换血方法 检测指标: 换血前后取血测全套血常规。换血时第一管及末一管血送检胆红素及其他电解质。 换血后: 立即做光疗,一般连续照光24-48小时。 新生儿换血后的输血 换血后,重症溶血常发生严重贫血,应注意复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若血红蛋白 70g/L,可小量输血。轻度贫血可口服铁剂治疗。 换血后2个月患儿体内仍有可能残存致溶血的抗体,注意选择配合型血液。 换血疗法中新生儿的配血 Rh系统HDN患儿所具有的抗体都来自母亲,而且抗体含量总是低于母亲血清中的量,而且大部分抗体被吸附在患儿红细胞上; 因此,当母婴的ABO血型配合时,采用母亲血清作主侧配血试验; 当母、婴的ABO不配合,应以患儿的红细胞放散液代替血清作主侧配血。 当患儿红细胞的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为阳性时,次侧配血试验阳性不作为配血禁忌考虑,只求主侧配合即可。 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女,31岁。孕3产1,第1胎足月顺产1女婴,第2胎孕8个月时因胎儿严重水肿致胎死宫内,现孕22周,要求保胎治疗而入院。ABO血型B型,Rh血型ccdee型,血浆IgG抗-D效价1:256,既往无输血史,入院后监测胎心音正常,为减轻孕妇血浆高效价抗-D对胎儿可能造成的损害,行血浆去除治疗,每周1次,每次600mL,检测抗-D效价1:64~128,同时加强营养支持,B超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于孕满34周时备好O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2个单位和AB型新鲜冰冻血浆200mL,行剖宫产术,产出一男婴,时体重2.05kg,轻度水肿,心率132/min,皮肤苍白,Apgar评分为10分。 脐血免疫血液学检查:ABO血型B型,Rh血型CcDee型,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血浆IgG抗-D效价为16,红细胞放散液抗-D效价为64。出生30min检测结果显示:红细胞2.05×1012/L,血红蛋白85g/L,总胆红素122.4μmol/L。 给予持续蓝光照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9g/kg,白蛋白1.0g/kg,0.595mol/L碳酸氢钠3.0mL/kg; 出生后3h检测结果:红细胞1.60×1012/L,血红蛋白66g/L,总胆红素18511μmol/L。立即进行换血治疗,换血持续3h。 换血后检测结果:红细胞5.63×1012/L,血红蛋白183g/L,总胆红素146.8μmol/L,DAT弱阳性(镜下呈混合凝集),血浆IgG抗-D效价4,红细胞放散液抗-D效价16。 继续给予蓝光照射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治疗,换血后3d内患儿总胆红素仍有所升高,至出生后72h最高达213.5μmol/L,此后逐渐下降。 患儿换血后无嗜睡、发热尖叫、抽搐等症状,于生后36h开始正常经口喂养,生后10d测总胆红素101.8μmol/L,查体各项指标无异常,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39分,经过临床综合治疗,痊愈出院。 思考 以上病例中,对HDN采取了哪些预防和治疗措施? 为什么病例选择了血浆去除而不是血浆置换? 病例介绍 患女,39岁,孕4产1.停经23周,自觉胎动减弱为主诉 入院,A型Rh D抗原阴性。此次入院前曾应用中药(茵陈,大黄.甘草等)治疗,并于孕20周开始十日疗法(葡萄糖,VitC静注,每日吸氧),抗D效价256。患者曾于17岁时困贫血输A型血200ml。并于1983年第一次顺产一足月女婴,15d后婴儿死亡。产后患者输A型血200ml,有意识不清,寒战,发热.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输血反应,患者血型为A型,ccdee,当时结台病史和化验确诊为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1985年第二次妊娠,于24周出现胎儿腹水,行血浆置换(PE)两次,每次换出血浆500ml,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胎儿于32周死亡;1989年有短暂孕史。 2.1 血浆置换 入院后于孕23周,孕23周+4,孕24周.行3次膜式血浆置换,每次换出血浆2000ml,置换血浆为A型新鲜冰冻血浆.在第三次置换末应用了600mIA型Rh阴性血浆。为减少Rh阳性血浆内残余的红细胞抗原对机体的刺激。所有血浆均经二次离心并冰冻保存。患者于第一次置换过程中出现全身荨麻疹和皮肤痒。并有自觉呼吸困难.经静脉侧臂输人10mg地塞米松后缓解。 第二次置换时,置换前输入20mg地塞米松,无过敏现象出现。第三次PE后1天患者抗体效价降为32,鉴于抗体效价已有效控制,故决定于25周开始每周置换一次,但在25周准备置换前2天测抗体效价反跳为2048,继续以前方法不能控制抗体上升,且自25周开始B超发现发生胎儿腹水。结合患者在血浆置换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再进行异体血浆置换已不能保证母儿平安,故决定实行自体血浆体外吸收后回输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方法以控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