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能源互补特性与虚拟发电厂控制
报告提纲
研究背景与思路
多能源互补特性与机制
虚拟发电厂及其控制技术
“弃风”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开发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当CO2减排当量:1700万吨
需要建立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和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路径,为 实现规模化新能源电力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弃风比例
风电装机
风电装机容量:
75324.2MW
弃风电量:
200亿千瓦时
造成经济损失:
100亿元
相当标准煤当量: 652万吨
加大外送通道建设
价格机制调控
分布式接入与就地消纳
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发电技术
储能及平移负荷
对策?
新能源电力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瓶颈问题
规模化新能源电力的利用需要在随机波动的负荷需求与随机波动的电源之间 实现能量的供需平衡。
被调度对象数量呈爆炸性增长
可预测性、可调度性差
装机/MW
台数
6MW以上火电
752150
6373
风电
75324
37662
多种能源形式并存的混合能源时代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及构成图
规模化开发利 用新能 源 的 同 时 , 化石能 源 在 未 来 较 长一段 时 期 内 仍 将 占据主 导 地 位 , 因 此,合 理 、 充 分 利 用传统 化 石 能 源 也 是新能 源 开 发 利 用 的内涵之一。
多能源互补是提高电网接纳新能源电力能力的有效手段
多元互补是平抑新能源电力随机波动性、提高电网接纳能力 的有效手段。发电过程良好的可控性和先进的调控理论方法 是实现多元互补的基本条件,提高火力发电快速深度变负荷能 力是我国电源构成下的必然选择。
整体思路
风功率 波动特性
火电机组 变负荷特性
多源互补机理
多源互补方法
虚拟发电厂
优化调度
多源发电过程互补特性
火电机组大范围 快速变负荷控 制,改善火电机 组变负荷特性
风电机组/场群输 出功率可调控 制,改善风功率 输出特性
考虑风电不确定 性的优化调度
区域自治 整体协调
统计方法
频谱分析
报告提纲
研究背景与思路
多能源互补特性与机制
虚拟发电厂及其控制技术
多能源互补机理
--风电输出PSD
--火电输出PSD
未补偿区
--风电输出PSD
--火电输出PSD
--风电输出PSD
--火电输出PSD
未补偿区
提高火电快速性
--风电输出PSD
--火电输出PSD
未补偿区
未补偿区
一般情况
抑制风电高频波动
火电蓄能
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可进一步提高互补效果
提高火电机组的可调度性是实现分频互补控制的基础
低频 1小时及以上
中频 10秒钟至1小时
高频 10秒钟以下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时间 /s
280
260
240
220
2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时间 /s
7000 8000
9000 100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时间 /s
8000
9000 10000
-50
0
50
频 段
多 能 源 互 补 机 制
风功率长期趋势成分/kW
风功率中短期波动成分/kW
风功率随机波动成分/kW
水电、燃气:我国贫油少气,资源匮乏
储能:电能难以大量储存,成本高,效率低
需要提升火电快速 变负荷能力
火电:占发电量近80%,调节速率慢
火电机组已有的可调度性分析
ub/%
传统热力发电机组具备一定的可调度性。其基本原理是 利用了锅炉燃料量与汽机调门开度的协调控制实现的。
锅炉燃料5%扰动 汽机调门5%扰动
32 70
0
500
1000
t/s
1500
2000
28
30
0
500
1000
t/s
1500
2000
15
16
17
pt/MPa
0
500
1000
t/s
1500
2000
1600
1700
1800
1900
D/t/h
0
500
1000
1500
2000
500
550
600
650
t/s
Pe/MW
0
500
1000
t/s
1500
2000
60
65
ut/%
0
500
1000
t/s
1500
2000
16
17
18
19
pt/MPa
0
500
1000
t/s
1500
2000
1600
1700
1800
1900
D/t/h
0
500
1000
t/s
1500
2000
500
550
600
650
Pe/MW
但受限于锅炉侧的大迟延大 惯性,仅利用协调控制方法 很难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