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公孙龙哲学思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惠施公孙龙 惠子(约前370-310),宋人,曾为魏相,生平与思想史料散见于《庄子》、《战国策》、《说苑》诸书。公孙龙子(约前325-250),平原君门客,思想史料见于《公孙龙子》六篇。 所谓“名家”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检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则苟钩(鈲)析乱而已。(《汉书·艺文志》) 惠施(1):“万物说” 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 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隩矣。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蚉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宁,散于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为名。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 惠施(2):“故”或“有始”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齐物论》) 惠施(3):“厤物之意” (十事)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6南方无穷而有穷。7今日适越而昔来。8连环可解也。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公孙龙子(1): 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公孙龙子·迹府》) 公孙龙子(2):“白马非马”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白马》) “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与所谓“人”。夫是仲尼异“楚人”与所谓“人”,而非龙“白马”于所谓“马”,悖。(《公孙龙子·迹府》) 公孙龙子(3):“离坚白” “公孙龙子为坚白同异之辩。”(《史记》) 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 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 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于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有见焉,有不见焉。故知与不知相与离,见与不见相与藏。藏故,孰谓之不离? 公孙龙子(4):指物论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辩者:二十一事 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物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犊未尝有母。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天下篇》) 后期墨家(1):知识论与逻辑学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得利害,决嫌疑焉。 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以类取,以类予。 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小取》) 后期墨家(2) 或也者,不尽也。 假者,今不然也。 效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 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 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 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 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岂谓也者异也。(《小取》) 后期墨家(3) 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经说上》) * * *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