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果不懂急救方法,而是晕头转向,手忙脚乱,或者只顾四处找医生,结果贻误了抢救时间,往往造成病人死亡。医学家们认为,非医务人员对于在进院前的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所给予的急救措施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抢救成功的有力保障。 心跳停止一般指恶性肿瘤晚期、恶液质、不可逆性疾病晚期或高龄衰老等引起的可预见的心脏停搏。该病人面临的是生物死亡,不属于临床CPCR的对象。 凡原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治疗乏术的慢性病晚期发生的心跳停止均不属此范畴,也非CPCR的对象 2、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如大量失血、循环量严重不足、休克、椎管内麻醉平面过广、应用过量的血管扩张药、、血压骤降等;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或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麻醉药或麻醉方法、骤然改变体位诱发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是麻醉中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精神紧张,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室颤、各种原因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心跳骤停。 5、心率失常: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各种操作对心脏的刺激、电解质紊乱、手术中的迷走神经反射等。 6、意外事故:如车祸、空难、溺水、电击、自然灾害,以及医源性的过敏反应、意外、及并发症等。 属病情恶化的终极结果,已无复苏可能;心源性的猝死,复苏较困难;意外事故造成的猝死如抢救及时,复苏效果好。 2、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心室肌快速、无规则、不协调地连续颤动。凡张力弱,蠕动幅度小者为细颤,张力强,蠕动幅度大者为粗颤。 3心内注射:影响按压,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气胸、血胸、冠状血管损伤、心包出血) 4骨髓(小儿)内给药 5动脉给药 因此,应在重症监测病房(ICU)进行重症监护治疗,主要是维护与促进颅外器官功能的稳定以及颅内脑功能的恢复与稳定即脑复苏。 终止或不进行心肺复苏的指征 原则上对所有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均应尽最大努力复苏,但存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终止或不进行CPR:①患者有有效的“放弃复苏”的遗嘱,或出现不可逆性死亡征象如断头、尸僵、尸腐等,可不进行CPR;②如果CPR持续30min,患者仍深昏迷,无自主呼吸,心电图成直线,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可终止CPR。 (4)钙剂 研究显示,钙剂无助于心跳骤停的恢复,在缺血与再灌注期间大量钙离子积蓄于细胞内,肯定对组织细胞有害。所以不主张在心跳骤停病人常规应用钙剂。仅当高钾血症、低钙血症或钙离子阻滞剂中毒时才给予钙剂。可静脉注射氯化钙2~4mg/kg,必要时可重复。 (5 )利多卡因 纠正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 提高室颤和电除颤阈值 首次量:1~1.5mg/kg静注 追加量:0.5~1.5mg/kg 8~10min重复 维持量:2~4mg/min 总量<3mg/kg 药物 药理作用 适应证 成人剂量 肾上腺素 (首选) 增加心、脑灌注压 增强心肌收缩力 利于自主心律恢复 心室细颤转为粗颤 Asystole Vf/VT PEA 1.0 mg i.v.间断追加,不超3~5min 0.01~0.02 mg/kg,每5min重复 可气管内给药 阿托品 降低心肌迷走张力 提高窦房结兴奋性 窦缓 Ⅰ°,Ⅱ°AVB 0.5~1.0 mg i.v. 可气管内给药 利多卡因 抑制室性异位节律 提高心室纤颤阈值 室早,室速,反复纤颤需反复除颤者 1~1.5mg/kg i.v.,2~4mg/kg持续静滴 可气管内给药 碳酸氢钠 纠正代酸 心跳停搏久,血气分析显示代酸 Mmol=SBE×kg/4 常用药物 注意! 初期复苏禁用呼吸兴奋剂,因为呼吸兴奋剂会增加脑细胞的氧耗量,导致或加重患者因缺氧加重而抽搐,直接影响初期复苏的效果。 复苏药物进展 大剂量肾上腺素(0.1~0.2mg/kg):提高心肌灌注压,心脏复跳率、脑血流量明显增加,但可能加重复苏后心肌和神经系统功能不良反应。 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on):↑器官灌注。 乙胺碘夫酮(amiodaron):电除颤难以转复的室颤/无脉室速。 碳酸氢钠不作为抢救一线药物。 钙剂对于各种类型的心跳骤停并无益处。 三、后期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Post Resuscitation Treatment,PRT ) 心跳恢复后,全身缺氧所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仍然存在,而且有的在心跳恢复后还加重。据统计,心跳恢复后约有1/2~3/4的病人早期往往死于多器官衰竭、原发性心力衰竭或缺氧后脑死亡,而后期生命支持生存者中有10%~30%的病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脑损伤。 6.胸外心脏按压应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两人实施抢救时,每5次胸外心脏按压进行1次人工呼吸(5:1);一人实施抢救时,按30:2交替进行,即先心脏按压30次,然后人工通气2次。 如此反复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滤波技术的数控系统加减速研究.doc VIP
-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3).ppt VIP
- 505调速器指导书.pdf VIP
- 第1组 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群文阅读课件 30张-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视频+课件+教案.pptx
- 第五讲:卡尔曼滤波.pptx VIP
- 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6部分:铁路平交口》(征求意见稿).doc VIP
- 《病史采集与技巧》课件.ppt VIP
- 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pptx VIP
- 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视觉笔记》(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美术上册(湘教版2024).pptx VIP
- 碧云天生物技术BeyotimeBiotechnology.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