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的多样性 (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霉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菌丝断片 1)无性孢子繁殖 1、繁殖方式 不经两性细胞配合,只是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的 分化(切割)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等。 霉菌的无性孢子 厚垣孢子 节孢子 孢囊孢子 芽生孢子 分生孢子 霉菌的无性孢子 厚垣孢子 节孢子 孢囊孢子 芽生孢子 分生孢子 2)有性孢子繁殖 两个性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a)质配: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 ,每个核均含单倍染色体(n+n)。 b)核配: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 染色体数是二倍(2n)。 c)减数分裂: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核中的 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 2)有性孢子繁殖 霉菌有性孢子繁殖的特点: a)霉菌的有性繁殖不如无性繁殖那么经常与普遍,多发生在特定 条件下,往往在自然条件下较多,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见。 b)有性繁殖方式因菌种不同而异,有的两条营养菌丝就可以直接 结合,有的则由特殊的性细胞(性器官)--------配子囊或由配 子囊产生的配子来相互交配,形成有性孢子。 c)核配后一般立即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菌体染色体数目为单倍, 双倍体只限于接合子。 d)霉菌的有性繁殖存在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种情况。 e)霉菌的有性孢子包括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等。 2、生活史 无性繁殖阶段;菌丝体(营养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多次重复。 有性繁殖阶段;在发育后期,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丝体上分化出 特殊性器官(细胞),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后 形成单倍体孢子,再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 有一些霉菌,至尽尚未发现其生活史中有有性繁殖阶段, 这类真菌称为半知菌 接合孢子 孢囊孢子 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3、霉菌孢子与细菌芽孢的比较 6)衣原体不耐热,60度10分钟即被灭活,但它不怕低温,冷 冻干燥可保藏多年。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沙眼衣原体是人类砂眼的病原体,甚至引起结膜炎、角膜炎、 角膜血管翳等临床症状,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 1956年,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等应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 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地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 5)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少数致病; 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的原体则感染新的细胞。 具有感染性的原体通过胞饮作用进入宿主细胞,被宿主细胞膜包围形成空泡。 原体逐渐增大成为始体。始体无感染性,但能在空泡中以二分裂方式反复繁殖,形成大量新的原体,积聚于细胞质内成为各种形状的包涵体。 表13-1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 三、粘细菌(myxobacteria) 一、概念 粘细菌又名子实粘细菌,是一类具有最复杂的行为模式和 生活史的原核微生物。 二、生活史 1、营养细胞:杆状、柔软、缺乏坚硬的细胞壁,无鞭毛,产生 粘液,可在固体表面作“滑行”运动,以分裂方式 进行繁殖。 2、子实体:营养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彼此向 对方移动,在一定位置聚集成团,形成形态各异, 肉眼可见的子实体。 单个子实体中可能含有109个或更多由某些营养细胞 转变而成的休眠结构,称为粘孢子(mycospore)。 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有足够 的养料就不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干燥后,可借助风力、 水力等到处传播,遇到适宜的 环境又萌发成为营养细胞。 四、粘细菌 能形成子实体是粘细菌区别 于其它原核微生物的最主要标志 四、粘细菌 四、蛭弧菌(Bdellovibrio) (一)概念 寄生于其它细菌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弧菌,其行为类似噬菌体。 (二)特点 1、鞭毛多为偏端单生; 2、生活方式多样:寄生、兼性寄生,极少数腐生。 一般认为后者为突变株; 3、可能成为防治有害细菌的一种有力武器; (三)寄生方式 1、高速猛烈碰撞、附着于宿主细胞; 2、100转/秒以上转速“钻孔”、收缩、进入 宿主细胞的周质空间,同时失去鞭毛; 3、生长繁殖,并使宿主细胞裂解; 五、蓝细菌(Cyanobacteria) 1、概念 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
文档评论(0)